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怀柔区委区政府联合制定的《百年聚智 百校同行 教育助力怀柔科学城(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工作方案》于4月28日发布。该方案启动了“科教共融”“人才共育”“平台共筑”“智力共享”“产业共生”5大行动,计划到2026年年底,在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

在当天举行的“百年聚智 百校同行”教育助力怀柔科学城(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工作启动会上,怀柔区政府与清华大学、中国戏曲学院、首都医科大学等高校签署校地战略协议、人才合作协议,加快形成教育助力怀柔科学城建设合力。启动了“北京怀柔·雁栖高校创新创业联盟”,吸引高校毕业生“源头活水”,在学生实习实践、创新创业、招聘引进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务实合作,持续壮大怀柔区青年人才队伍。“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正式揭牌,聚焦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能源材料、生命健康等重点产业,推动学生团队来怀创业。会上还集中发布了卓越工程师实训基地、智能感知共性技术平台、涉外律师团、怀柔科学城现代医学创新转化研究平台等一批校地合作平台和合作项目。


北京汇聚高校优势资源支持怀柔科学城建设。(图片由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提供)

据悉,怀柔科学城作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战略支点,已进入“运行为主”的新阶段。目前,已布局37个科技设施平台项目,包括6个大装置、17个科教基础设施、14个交叉研究平台,是全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密度最强的地区之一。其中,29个设施平台全部进入科研状态,16个科技设施向全球开放,累计开放机时达到123万小时,吸引在怀科研人员约2.5万人,累计产出科技成果329项。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表示,北京打造高校与怀柔科学城融合发展的新样板,要深刻把握服务国家战略的重大使命,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人才优势,进一步激发怀柔科学城发展新动能。要深化联合科研,开创校城融合新格局;要加快成果转化,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引擎”,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范式;要创新人才培养,锻造服务国家战略的“时代新人”,创新打造实践育人大课堂,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要健全机制保障,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建立健全长效协作机制,强化过程督导形成工作闭环。

据悉,怀柔区已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首都高校围绕“五大行动”达成首批20项合作项目。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