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新”改革浪潮中,如何让课堂从“知识灌输场”蜕变为“思维孵化器”?信阳市第六高级中学全体教师带着这一命题,深度学习了武汉市正高级教师王少华教授讲授的《重视学科研究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课程导学案设计》专项培训课程,开启一场教学设计的认知重构之旅!



培训亮点速递

破局点一:导学案≠习题集!

传统导学案常陷入“题海战术”,而本次培训颠覆认知——

核心工具:专家揭秘“导学模型”,从情境锚点→问题链→思维脚手架→表现性评价→迁移支架,构建“教-学-评”闭环系统。

数据实证:某重点校实践显示,优化后的导学案使课堂高阶问题互动频次提升63%,学生深度学习时长延长40%!



破局点二:效率革命从“减法”开始

培训现场,教师们通过“三阶瘦身术”对旧教案开刀:

砍冗余:剔除30%无效知识复现,聚焦学科大概念

加引擎:植入“预学反馈区”,实时捕捉学情动态

乘思维:设计“弹性问题域”,让生成性教学自然生长

破局点三:核心素养可视化生长

突破“素养玄学化”困境,专家亮出“三维雷达图”:

横向轴:对应新课标“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维度

纵向轴:拆解为“知识整合力、批判性思维、协作创新度”等9项可观测指标

动态追踪:通过AI课堂分析系统,实时绘制学生素养发展曲线



后续行动计划

1.48小时响应机制

各教研组已提交“最急需改造的教案片段”,专家团队将开展“点对点切片诊断”,首批优化方案将在校本平台公示。

2.5月攻坚行动

成立“导学案创变突击队”,覆盖6大学科、12个备课组

开展“三稿迭代”实战演练,优秀案例直通省级教学创新大赛

3.长效赋能体系

设立“导学案创新孵化基金”,年度评选“金导学案”并给予教研经费+职称加分双重激励

接入“AI课堂大脑”系统,用数据驱动精准教研

金句共鸣

“好的导学案,是教师写给学生的思维藏宝图。”

——培训首席专家 王少华

白校长寄语

“这场培训不是终点,而是学校‘课堂革命’的序章。当教师从‘经验主义者’转型为‘证据驱动者’,当学生从‘知识容器’进化为‘思维探险家’,我们离‘教育现代化’的彼岸就更近一步!”



未来已来,你准备好了吗?

信阳市第六高级中学将以本次培训为契机,持续深耕“导学案3.0”创新实践,让每一堂课都成为核心素养生长的沃土!(通讯员 张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