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突然发现胡兵上了热搜,原因是他说自己年龄54岁,但身体却只有25岁,49岁时还长高了一厘米。
“25岁的说法”是来自己于他的一份身体检测报告,里面涵盖了非常多项指标,什么IGF、骨密度等等,它的数据都比同龄人更接近年轻人。
中年女人听到这种事,肯定是两眼放光的,立马就打算开扒他的减龄秘籍。
胡兵也很大方,直接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青春秘籍”。
连扒了几期,大概有点明白了~ 明星要维持年轻,也没什么捷径,靠的都是极度的自律,除此,相比普通人,他们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和尝试一些产品。
比如胡兵提到自己日常在吃的就有一大堆营养素,而且多到爆,什么益生菌、亚精胺、桦树汁、维生素统统一口闷。
虽然这种把“小药丸”当饭吃的行为可能过于激进了些,但我也特别能感同身受,面对自己下滑的身体状态,我们总想着做一点什么,吃一点什么来补一下,因为我们本能的反应就是想要“逆行”。
也岂止是我们,衰老这件事,比我们更着急的是这个世界上的顶级富豪们。
就比如硅谷富豪布莱恩.约翰逊的,这位奇人,称得上是全球领域的抗衰先躯,他为了维持身体年轻,居然把17岁儿子的血液注入了自己的身体,用年轻血液激活自己老化的细胞,并且拍摄了抗衰纪录片《逆龄奇人:我从45岁变回18岁》,轰动了全网。
除了“换血”,这位富豪还拉了一支30位专家组成的健康顾问团,从日常的饮食、锻炼、药物的服用、AI的监测等各方面来量身打造最高精尖的“不死”方案。
比如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床打坐,早上7点准时开始他的高强度间歇性健身训练,每个动作、每轮练习都经过周密安排,早饭是一堆花花绿绿的药丸和补品,其余的每一餐都要经过仔细称量,保证热量和营养搭配得恰到好处。
他的极致抗衰我们普通人真心学不来,但是建设性的尝试还是给到了我们一些启发。
01
花了两百多万美元做抗老
布莱恩在抗衰上是下了血本的。光是医疗仪器就投资了250万美元,医生来了他家都忍不住大呼“专业”。
他有一仓库的保健品,货架上摆的琳琅满目。万一真发生自然灾害了,可能这间屋子里的保健品都能吃上几年。
但花钱对富豪来说还是小事。让人服气的是,他极其自律的生活,我们来看布莱恩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他每天都要睡够八个半小时,早上雷打不动的四点半起床。
在浴室防阳光灯的照射下,服用三颗药丸,用耳温计测体温,开始新的一天。
再下楼进行心率异变率疗程,将一个电极夹在耳部,刺激自主神经;
然后继续吃药,混合着自制的“绿巨人”饮料,服用下54颗药丸;
抗衰不只调养身体,外观也很重要。所以接下来布莱恩要戴上装有312个激光二极管的生发帽;
接着,在健身房锻炼一个小时,做35项循环训练。并且每件事都要做数据测量,以此来观察锻炼的效果。
吃完只有蔬菜的早餐,再用高频电极刺激腹部三十分钟以此强化消化能力,每天坚持半小时。
在十一点前,吃完全天的最后一餐。食物也都是蔬菜。
接着再服用34颗药丸。他每天要吃130颗药丸,比胡兵还过犹不及。
目前为止他的行为还属于常人可以理解的范畴,真正让人觉得有些过头了的,是他为抗衰做出的激进行为。
比如服用抑制免疫系统的雷帕霉素,这本是器官移植后用来避免免疫系统排斥的,但这两年有临床实验表明雷帕霉素可以减少细胞释放的“炎症”,同时还能让细胞主动清理“”,通过这两项功能来达到抗衰的目的。
垃圾
不过服用过量,是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细菌感染的,真是为了抗衰游走在了作死的边缘。
布莱恩还接受了基因疗法。常规的卵泡抑素基因治疗主要应用在健美领域,主要用于增肌。但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出现肌肉流失、骨质疏松等后遗症。
布莱恩接受的是更先进的治疗,万一以后反悔,还有逆转的方法。
在治疗后的第六周,布莱恩的肌肉量增加了7%。
不过最让人惊掉下巴的,还是伦理上很难让人接受的输儿子的血。
置换年轻血浆的概念是用老鼠实验时发现的。科学家将年轻老鼠和年迈老鼠的动静脉相连,血液开始在两只老鼠体内循环。结果显示,老老鼠的年龄逆转了50%,这个结果在其它的实验室得到了复现。
但这样的方法肯定不能用在人类身上,于是只能通过换血浆了。
要说明的一点是,布莱恩也给他爸输血了,所以把他说成“吸血鬼”也是有失偏颇的,他更像是把抗衰当成信仰来做。
但此前并没有充分的人体实验能够说明这些疗法是足够安全、有效的。布莱恩为了追求抗衰,是把所有理论上有用的东西都拿来用,不异于现代版的神农尝百草。
不知道是哪些疗法起了效果,现在的布莱恩确实很健康,他的生理年龄逆生长了5.1岁,
衰老速度从1.03降到了0.69,也就是说一年只老八个月,每年多挣4个月的时间。
02
想要健康,听身体的比听大脑管用
这位富豪的“抗衰”行为虽然看似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不过他输出的部分观点,我还是很认同的。
布莱恩曾在社交媒体上还发表过一则暴论,大脑看似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主要工具,但其实它是导致自我毁灭行为的罪魁祸首。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听完他的解释发现他对生活还是挺有观察力的。布莱恩觉得,“我们现在构建的社会体系已经疯狂。”
疯狂体现在方方面面上,比如吃上,像他的城市,上班路上会经过20家快餐店,20家卖含糖饮料的店。而人们一旦习惯吃了高糖高热量食物,就不只是喂饱自己,更是将自己喂养成瘾。
还有手机推送的短视频,各种新奇古怪的玩意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
但是,人们并没有因为接受了这些诱惑而觉得更快乐。相反,甚至变得更不健康,情绪也更不稳定。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大脑。
布莱恩也经历过这个时期。白手起家创业时,一睁眼就要处理工作上的麻烦,晚上回到家又要面对几个孩子。背负着巨大压力,他还不能向身边人表露负面情绪。扛不住时,只能用不健康的食物来抚慰自己。
但这就像饮鸩止渴,布莱恩身体开始发福,失眠和抑郁也开始找上他,对于信教的他来说,当时最大的慰藉就是跟魔鬼做交易,让自己从世界上消失。
也是在那之后他顿悟了,“大脑的判断是不可信的。”
所以他选择“把想法推向次要,优先身体的需求。”至少身体不会引导人走向自我毁灭。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就算不认同他为抗衰做出的过分努力,也得认同他的出发点是有可取之处的。
毕竟大脑对一切诱惑说来的更猛烈些确实是当下的事实。如果不干预,这种情况只会愈演愈烈。
03
健康的寿命比寿命更重要
纪录片中还提及了当今社会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排名前几的是癌症、痴呆和心脏病。而专家建议,通过改善睡眠、调整饮食、保持定期运动、增进社交活动,至少能健康地多活10至15年。
其实道理大家都懂,但问题就出在,要做好这里面的每一步,都是对人性的巨大挑战。
刚好这两天翻阅了一本之前在网上很火的抗衰圣经《超越百岁:长寿的科学与艺术》,作者彼得·阿提亚提出的一句核心思想特别好,长寿不只是让人的寿命更久,而是让人活得更有生活质量。
我们不仅要延长生命的长度,还要增加健康的宽度——在年龄渐长之后仍旧能由内而外的保持年轻时的活力。
这本书非常系统全面的介绍了好几百条长寿的干货,分享一些我觉得对我自己很有用,也能提升认知,并且行动起来不算困难的小TIPS——
1、情绪是第一位的,如果没有心理健康,其实长久地活着也没意思。
2、睡眠排第二位,睡得好的人生和睡不好的人生是两种清晰度。
3、衰老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就是线粒体数量和质量的下降,跑步、游泳或自行车都会有效的改善线粒体。
4、并没有一种食物真能预防癌症。
5、如果你非得问有没有最简单的“该吃与不该吃”,那可以遵循以下三条:
第一,不要喝任何含有果糖的饮料。
第二,酒精没有任何健康好处。酒精带给人唯一的好处是快乐。
第三,如果你非得问哪种饮食风格好,那么现有研究证据最支持的是“地中海饮食”。其中最关键的两种东西是橄榄油和坚果。所以,你以后可以把炒菜用的油都改成橄榄油,把坚果当零食,而且别怕脂肪。
总之,碳水要限制吃,蛋白质要尽量多吃,脂肪则问题不大。
以前的西医注重疾病管理,就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房顶漏水就去修修补补,但书中有一段话很戳我,健康长寿的秘诀其实在于更早一步的预防和给身体的零部件“加固”:
“我最大的遗憾是,如果我能在生活中早一些,最好是更早一些顿悟到这一点,那么我所经历的如此多的痛苦,以及我给其他人带来的痛苦,本可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