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玩自媒体”,必须守住基本的底线。


▲4月25日,湖南永州祁阳市肖家镇中学的班主任邓老师拍下上述视频并上传社交平台,引发家长投诉。图/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文 |刘辰

教师拍段子让学生喊“总裁”,真的就是“乐一乐”不必当真吗?

班主任老师走出办公室时,学生喊“总裁好”;老师走进教室时,学生又喊“总裁好”;老师在讲台坐下后,学生再喊“总裁好”。据媒体报道,4月25日,湖南永州祁阳市肖家镇中学的班主任邓老师拍下上述视频并上传社交平台,引发家长投诉。对此,该校负责人回复媒体称,邓老师做法错误,已批评教育。目前,她已删除相关视频。

教师把教学活动中有意思的情景拍下来,上传社交媒体进行分享,可作为教学活动的延伸。但是教师“玩自媒体”,必须守住基本的底线。这就是不得侵犯学生合法的权利,不把学生作为博眼球、获取流量的工具,不得与教师的本职工作冲突、背离。同时,社交媒体平台也要加强对涉未成年人短视频的监管,不能纵容摆拍、擦边视频蔓延。

也有人对家长投诉该视频,表达不同意见,认为教师不过是和学生“乐”一下,家长不必“上纲上线”。据报道,这名班主任老师是因为学生考试成绩不错,自己心情不错,然后拍摄这段“总裁”视频。

但是,有两个问题值得追问,一是这个“总裁”视频,会给学生怎样的价值观教育?据报道,家长发来的视频显示,戴着墨镜的女老师从办公室走出,站在门口的两名学生一边鞠躬一边喊“总裁好”;老师走到教室后门口,两名学生一边替她开门一边喊“总裁好”;老师从教室后门走到讲台前坐下后跷起二郎腿,学生集体转身,一边鞠躬一边齐声喊着“总裁好”;接着,老师挥手示意学生坐下。

这个视频的创意,或源于网上的“霸道总裁”,展现的是总裁的“威风”,以及下属对“总裁”的毕恭毕敬。如果是学生自己在校园艺术活动中,表演这一段子,没什么问题,而老师扮演“总裁”,让学生对自己鞠躬齐喊“总裁好”,这就把师生关系变为了上下级关系。

二是该短视频是学生创意还是教师创意?参加表演、拍摄地学生都同意吗?如果是学生创意让老师配合拍摄,“乐一乐”还说得过去,而事实上,这是老师让学生配合拍摄,想过一把“总裁”的瘾。在老师的要求下,学生即便不愿意,也不得不配合。

这也是近年来一些教师拍段子发视频存在的问题。这些视频,由于没有标注是摆拍还是真实教学内容,通常会被认为是教师的教学活动。从而成为类似视频博关注、流量的一种手段。

但就是标注摆拍,教师把这类视频发在社交媒体,也涉及是否得到学生同意,可能侵犯学生隐私的问题。其他以真实教学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视频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

为此,必须为教师在社交媒体发布与教学相关的视频立下规矩。教育部引发的《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规定,不得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或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去年10月,湖南省教育厅印发《湖南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20条规定》,在严格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方面,要求教师不得利用课堂和学生在网上“吸粉”“吸睛”。

因此,教师创作、发布短视频,不能与本职工作冲突,更不能用短视频牟利。再就是,不能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

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做自媒体,这属于教师的自主权利,有的教师很好地利用自媒体传播自己的教育理念,也给学生展示的平台,这是值得鼓励的。而对教师在做自媒体时,不择手段地博流量,则需要加以引导、制止。

鉴于中小学教师发布的短视频,多与学生有关,平台也有责任,从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出发,加强对以“教师身份”进行自媒体创作的账号的审核。

审核内容涉及自媒体创作者的真实身份,对摆拍段子与真实教学活动记录是否进行区分,是否重视保护未成年学生隐私等。如此,才能让教师创作的自媒体,扩大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与影响力,而不是相反。

撰稿 / 刘辰(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赵琳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xjbpl2009@sina.com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