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海南大学第三届科技文化节在海口市海甸校区体育馆开幕。来自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海南省教育厅、海南省科学技术厅、中南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等单位的嘉宾,以及海南大学的校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启动仪式 海南大学供图)
海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骆清铭在科技展区及互动体验区与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大学科技园入驻企业、科技小院团队、实验教学中心、学校自主研发方程式赛车学生团队、非遗通识课师生进行了热情交流,充分肯定了师生在科技创新和创新创业方面取得的进步,表示学校将进一步为学生科技实践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充分利用学校高水平科研及教学实验资源开展积极实践、大胆创新。
(科技展区交流 海南大学供图)
海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谦在致辞中表示,海南大学牢记“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殷切嘱托,深入贯彻海南省政府“把海南大学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试验田”的要求,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为己任,深入实施以“完全学分制、协同创新中心、书院制”三大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学校充分发挥热区高校联盟、国际顾问委员会作用,组织举办顶尖科学家论坛和人文社科名家讲坛,让学生近距离聆听诺贝尔奖得主、院士讲授学科前言声音,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花”。学校在学科建设、科研平台、人才引进、国际合作、办学经费等方面显著提升。在刚刚发布的《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海南大学位列全国93名。学校积极开启“AI+”教育教学新模式,深入推进有组织的创新教育,探索建立适应数智时代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学生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科竞赛成绩显著,“学在海大”蔚然成风。学校将以此为起点,努力搭建好交流学习平台,进一步营造校园科技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加强与兄弟院校交流,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海大力量。
随后,海南大学学生代表和科技小院优秀指导老师依次发言。教师代表王鹏的话语体现了教师的情怀与责任,学生代表于浩然的发言展现出青年学子的朝气与担当。
“翼”起向未来、“九万里风鹏正举”“海潮秀”之智耕科潮等科技元素融合节目展示了海大学子在学科交叉学习和实践方面的探索。
开幕式现场还举行了师生创业团队入驻大学科技园签约仪式、海南大学国际创新创业基地揭牌、2024年创新创业类竞赛国家一等奖获奖学生代表颁奖、2025年“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新实践团队授旗、2025年“智教师者”证书授予等活动。
据悉,海南大学科技文化节由海南大学教务处(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退役军人教育学院)、科学技术发展院(科技处、乡村振兴办公室)、大学科技园、研究生院承办。在前两届的基础上,融合了研究生科技文化活动,以“AI赋能教育,文化点亮青春”为主题,旨在搭建科技与文化深度交融的平台,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文化协同发展。开幕式当天,无人机编队表演、三分钟学术演讲比赛、科技文化展、无人机展示及互动体验、我校学生自主研发的方程式赛车展示及体验活动、校内科普基地及科技文化场馆参观、跨校区同期活动同步举行。诸如“AI赋能”课堂教学展示大赛、创新创业教育笃行论坛、协同创新学术论坛、海南科技小院研究生创新大赛、各类学科竞赛、科技艺术融合晚会等特色科技文化活动将贯穿全年。
省内各高校、中小学师生代表、大学科技园入驻企业代表、海南大学师生代表2000余人参加开幕式,共同见证海南大学在科技文化教育领域的蓬勃发展。
(中国日报社海南记者站 陈博文 | 余浩源、余力力)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