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全球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
是居民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
如果您出现
看东西模糊、视力下降?
一定要小心白内障
本期嘉宾
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中心副科长 徐厚建
点击收听完整内容
关于白内障
白内障,简单来说就是原本透明的晶状体变得浑浊,就像照相机的镜头变得模糊不清一样,导致光线无法正常透过晶状体并清晰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引起视力下降。晶状体的混浊程度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而逐渐加重,最终严重影响患者的视觉质量。白内障有很多类型,常见的有老年性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和先天性白内障,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白内障的形成
年龄因素
年龄是导致白内障发生的最主要因素。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晶状体中的蛋白质会逐渐发生变性、分解和凝聚,使得晶状体的结构变得紊乱,透明度下降,从而引发白内障。一般来说,40岁以后,白内障的发病率就开始逐渐升高,到了70岁以上,大部分人都会受到白内障不同程度的影响。
紫外线照射
长期暴露在紫外线环境下是白内障的重要诱因之一。紫外线能够穿透角膜和晶状体,引发晶状体中的氧化应激反应,导致晶状体蛋白的损伤和变性,加速白内障的形成。在阳光充足的地区,尤其是高原地带,由于紫外线辐射强度较高,当地居民患白内障的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眼部疾病
一些眼部疾病,如青光眼、葡萄膜炎、视网膜脱离等,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可能会引起并发性白内障。这些眼部疾病会导致眼内环境的改变,影响晶状体的正常代谢,使其逐渐混浊。此外,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轴变长,眼球内部结构发生改变,晶状体代谢也会受到影响,患白内障的风险比正常人要高。
全身性疾病
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也是白内障的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状态,会使得晶状体内的葡萄糖含量增加,进而转化为山梨醇。山梨醇在晶状体内大量堆积,会导致晶状体渗透压升高,水分进入晶状体,使其发生肿胀、变性,最终形成白内障。此外,一些其他的全身性疾病,如半乳糖血症、低钙血症等,也可能通过影响晶状体的代谢而引发白内障。
外伤
眼部受到外伤,如眼球穿通伤、钝挫伤、爆炸伤等,都可能直接损伤晶状体,导致晶状体囊膜破裂,房水进入晶状体,引起晶状体混浊,从而形成外伤性白内障。这种类型的白内障通常发病迅速,可在受伤后的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
药物中毒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氯丙嗪等,以及接触一些化学物质,如三硝基甲苯、汞、铅等,都可能导致晶状体混浊,引发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这些药物或化学物质会干扰晶状体的正常代谢过程,使晶状体蛋白质发生变性,进而形成白内障。
白内障的症状
(一)视力下降
视力下降是白内障最明显、最常见的症状。在白内障初期,患者可能只会感觉到视力轻微模糊,看东西时感觉像隔着一层薄纱,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较小,因此很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的进展,晶状体混浊程度逐渐加重,视力下降也会越来越明显。患者可能会发现看远处的物体变得模糊不清,阅读、看电视等日常活动变得困难,甚至在行走时都可能因看不清道路而容易摔倒。对于一些原本视力较好的人来说,视力的突然下降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二)对比敏感度下降
对比敏感度是指眼睛分辨不同亮度物体之间差异的能力。白内障患者在早期就可能出现对比敏感度下降的情况,表现为对明暗对比强烈的物体(如黑白棋盘)的分辨能力降低,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下,看东西更加困难。这种对比敏感度的下降往往比视力下降更早出现,但由于其表现较为隐匿,不易被患者察觉,需要通过专业的眼科检查才能发现。
(三)眩光
眩光也是白内障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在面对强光时,如阳光直射、汽车大灯照射等,会感觉到眼前有光晕或光斑,严重影响视觉清晰度,甚至会产生刺眼、不适的感觉。这种眩光现象是由于晶状体混浊不均匀,导致光线在眼内发生散射,无法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而引起的。随着白内障病情的加重,眩光症状也会更加明显。
(四)色觉改变
正常情况下,晶状体对光线中的各种颜色具有均匀的透过性。然而,当晶状体发生混浊时,其对不同波长光线的吸收和散射特性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色觉异常。白内障患者通常会感觉到色彩变得不鲜艳或呈黄色。这种色觉改变虽然不会像视力下降那样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视觉质量。
(五)单眼复视或多视
在白内障发展过程中,由于晶状体混浊程度不均匀,各部分屈光力不一致,光线通过晶状体后不能聚焦在同一焦点上,而是形成多个焦点,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单眼复视或多视的现象。患者会将一个物体看成两个或多个,这在阅读、看手机等近距离用眼时尤为明显。单眼复视或多视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视觉体验,还可能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诸多困扰,比如在驾驶车辆、操作机器等需要精确视觉判断的情况下,容易引发危险。
(六)视野缺损
当白内障发展到较为严重的阶段,晶状体混浊范围扩大,可能会遮挡部分光线进入眼内,导致患者出现视野缺损。患者会感觉眼前有一片黑影遮挡,影响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视野缺损的程度和范围因晶状体混浊的部位和程度而异,严重的视野缺损会极大地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降低生活质量。
白内障的治疗
(一)药物治疗
在白内障早期,一些药物可能有助于延缓晶状体混浊的发展速度,改善患者的症状,但不能替代手术治疗。随着白内障病情的逐渐加重,当视力下降明显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时,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二)手术治疗
手术是当前唯一有效的治疗白内障的手段。目前多采用白内障摘除术,术后在眼内植入人工晶体来矫正视力。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手术已经成为国内外发达地区主要的手术方式。当白内障患者自觉视功能不能满足日常生活、工作需要,且经术前评估认为手术可改善目前视力状况时,患者即可接受白内障手术。
关于白内障的日常预防
1.适当增加营养,多吃水果、深绿色蔬菜等富含维生素C、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食物,忌烟酒。
2.注意补充水分,养成喝水的好习惯。水分在晶状体代谢和保持透明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让自己养成多饮水的习惯。特别注意防止腹泻、呕吐、大量出汗,那会造成脱水,也容易损害晶体。
3.防止紫外线的照射,太阳光强烈时出门可戴防紫外线的太阳镜或遮阳帽。
4.加强用眼卫生,平时不用手揉眼,不用不洁手帕手巾擦眼洗眼。用眼过度后适当放松,或做眼保健操,防止眼疲劳。
5.生活起居规律,控制情绪,性格开朗,休息与运动合理安排。
6.患有糖尿病或其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患者应及时治疗,及早控制。
7.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特别是对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白内障。
记者:汪婷婷
部分图片由AI生成
编辑:陈怡婷
初审:陈梦玲(实习)
复审:林心怡
终审:王婷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