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持续举行的系列活动中,一直关爱民生,不遗余力地为城市发展、社会公益奔走呐喊。尤其在困难面前,读者、爱心商家慷慨解囊,走在爱心队伍最前列。
有一分热,发一份光。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公益精神,永不过时。
1988
全国霹雳舞重庆跳
当年,在大江南北,陆续举行过地区性的霹雳舞比赛,涌现了一批具有高难度舞姿舞技的霹雳舞舞星。他们要求在全国范围竞技交流。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定于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我市举行“将军杯”88全国霹雳舞大赛。由中国舞蹈家协会、重庆市文化局、重庆晚报、重庆电视台、重庆电冰箱总厂联合主办。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队参赛,120名霹雳舞星展开角逐。
1995
捐资建“重庆晚报希望小学”
1995年9月1日,由《重庆晚报》在江津永兴镇周岩村捐资修建的“重庆晚报希望小学”竣工开学。多年来《重庆晚报》爱心车队持续为孩子们送去新图书、新玩具及“六一”大礼包。
1997
以市长名义设立“争光奖”
1997年10月3日,《重庆晚报》06版《有话对市长说》专栏一短文,引起时任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蒲海清的重视。在见报的一百来字建议文章里,市民邓艺提到建议《设立“为重庆争光奖”》——调动巴渝儿女的积极性,发挥其聪明才智,众志成城地为重庆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出力流汗,争光添彩。一时间,“争光奖”成为热门话题。同年10月6日,市政府第八次常务会一致通过,决定采纳市民建议,设立“为重庆争光奖”。
2000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争光奖”“振兴重庆杰出贡献奖章”两奖合并为“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每年开展一次评选活动。2014年,奖项名称更名为“富民兴渝贡献奖”,评选周期为两年一评,并沿袭至今。该奖项是重庆市委、市政府设立的全市最高综合性荣誉奖。
1999
世纪之星新重庆形象小姐大赛
陆纲 摄
1999年5月,《重庆晚报》与重庆电视台联合举办世纪之星新重庆形象小姐大赛,在全市引起极大反响。
2001
“晚报爱心接力助学”活动
陆纲 摄
“晚报爱心接力助学”活动于2001年发起,每年于高考结束后展开。在重庆市慈善总会、市福彩中心等爱心单位和热心市民帮助下,使受助新生每人获3000元至5000元的爱心资助。
2006年,《重庆晚报》策划并发起“打工挣学费”活动。自启动以来,上百名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进入大学深造的学费。重百超市、沃尔玛超市、市福彩中心等企业和单位,被《重庆晚报》和重庆市慈善总会授牌为“爱心助学基地”。
2002
首办“巴渝十大孝子评选
2002年5月,由《重庆晚报》和重庆市委文明办等单位联手举办的“首届巴渝十大孝子评选”活动拉开帷幕。涌现了背着瘫痪父亲游天下的孝子杨兴彬、七年为母洗尿片的好女儿马珂娅等人,一时间,上百万投票向《重庆晚报》编辑部涌来。孝顺,成为市民乐意谈论的话题。
2003
举办解放碑周末音乐会
陆纲 摄
2003年,由《重庆晚报》和中共渝中区委、渝中区人民政府主办的“重庆晚报之声”解放碑CBD广场周末音乐会,一时间受到国内相关人士广泛关注。郭兰英、蒋大为、李谷一等著名歌唱家,云南歌舞团、重庆市交响乐团等众多市内外专业团体,相继通过这一舞台与市民和游客见面。
该音乐会推出后,不仅拥有一大批“发烧友”,还曾获文化部颁发的“全国特色文化活动”殊荣,并获得我国最高级别的群众文艺政府奖——文化部群星奖。
2005
“感动重庆十大市民”
陆纲 摄
2005年底,《重庆晚报》举办首届“感动重庆十大市民”评选,历时三个月,于2006年2月28日隆重颁奖。十大市民均来自基层,3万张市民选票将他们推上前台。
为将这些感动人物的事迹和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重庆市委宣传部决定将此项活动升级为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全市主要媒体广泛参与的“感动重庆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并沿袭至今。
2006
“共建和谐社区”公益活动
2006年,《重庆晚报》启动“共建和谐社区”大型公益活动。开展活动几年间,每每走进社区,《重庆晚报》与志愿者们都是有备而来:市学雷锋志愿者总队志愿者免费为市民维修家电;《重庆晚报》律师团成员免费为市民做法律咨询;西南医院、大坪医院、新桥医院等专家团队免费为市民义务诊病等等。其间,上千名志愿者献爱心,10万市民享受到《重庆晚报》提供的真诚服务。
2007
“巴渝新十二景”评选
2007年5月,《重庆晚报》联合多部门举办“巴渝新十二景评选”大型公益活动。该评选活动历时8个月,由市民提名、海选出326个景观,最后由评委会综合400多万张市民选票评出结果。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和夔门雄关被评为“巴渝标志性传统景观”,阿依秀水、长湖浪屿等被评为“巴渝新十二景自然景观”,磁器古镇、朝天汇流等被评为“巴渝新十二景人文景观”。“巴渝新十二景”纪念邮品在当年深受集邮爱好者喜爱。
重庆晚报慈善爱心基金
2007年8月18日,“重庆晚报慈善爱心基金”成立。这是西部首个由媒体发起的爱心基金。
该基金成立后,近百家爱心企业、上万市民为爱心基金捐款、捐物。每当有人急需帮助,晚报人总会第一时间募集善款物资,及时送达。“5·12”汶川大地震期间,晚报爱心基金募集善款1100多万元,《重庆晚报》爱心车队六进灾区,运送抗震物资。
不设门槛的《名人堂》
陆纲 摄
2007年下半年,《名人堂》栏目亮相《重庆晚报》。短时间内,该栏目名声远扬,在市民中掀起了看名人、听讲座的新高潮,被市民誉为报纸版《百家讲坛》。
该栏目曾邀请易中天、濮存昕、蒋雯丽、王宝强、苏童、王蒙、陈佩斯、方文山等名人作客,采用互动讲座的形式,让市民与名人、名家近距离交流。
该活动不设任何门槛,市民通过《重庆晚报》热线可免费获取门票。
2008
争当奥运引导员
2008年4月1日,共青团中央、北京奥组委开闭幕式运营中心,联合《重庆晚报》评选奥运会礼仪引导员活动正式启动。“让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你的身上”,一句简单的口号,激发起我市众多青年女性对奥运会礼仪引导员的兴趣,总报名人数逾15000人。最终,共13名引导员登上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舞台。
义卖支持汶川重建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重庆晚报》在全国媒体中率先推出抗震救灾大型图片集《地殇》并组织义卖,为灾区募款70多万元,所得善款全部捐给灾区支持重建。
为真实记录灾区情况,《重庆晚报》在数万张图片中精选出近三百张图片,编辑制作成72版的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大型图片专辑,印制6万份,每份爱心售价10元。
2009
为爱心市民搭建慈善平台
2009年9月6日,《重庆晚报》携手重庆市慈善总会策划并主办的“2009重庆市首届慈善·福彩活动周”在解放碑启动。在启动仪式现场,16家爱心企业代表募集善款2000多万元。
重庆相亲会之缘分天空
2009年2月10日,《重庆晚报》推出的大型公益性活动重庆相亲会,正式接受报名。而此后陆续推出的“相亲会·缘分天空”系列活动,则成为当年年轻男女追求婚恋交友的好平台、好桥梁。重庆相亲会曾拥有长期热心于婚姻介绍的专业团队,七夕专场、武陵山帐篷露营专场、走马桃花专场、假面舞会专场等相亲会主题,曾给上万名会员留下美好回忆。此外,还有不少天津、山东、湖北等外地单身男女前来参与。
承办世界中文报业协会年会
2006年10月,经中宣部批准,《重庆晚报》加入世界中文报业协会。
2009年10月16、17日,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42届年会在重庆举行。年会由世界中文报业协会主办,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作为指导单位,《重庆晚报》作为执行委员单位承办。这也是我市直辖以来举办的第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媒体盛会。
2017
“愿望”助你圆梦
雍晓雨 摄
人人都是梦想家,圆梦的路上有我。2017年,“愿望(助你圆梦)”公益新闻栏目正式面向公众,后栏目更名为“心愿”。时至今日,已帮助400余名普通市民实现梦想并登上头版,受到广大爱心企业和读者持续关注。该栏目通过各类形式筑梦,初衷是呼吁爱心传递。18岁“星星少年”找到工作、潼南少年排球队用上了崭新的新排球、“与时间赛跑”的皓皓隔着无菌层流仓的玻璃窗,度过了难忘的5岁生日……该栏目在第二十二届重庆新闻奖中获得“报纸新闻名专栏”,并获得2018年度中国晚报新闻奖优秀专栏奖。
2021
残疾人作品上轨道
2021年9月24日,“永远跟党走·共筑中国梦”——第三届重庆残疾人文化艺术作品轨道空间巡展在红旗河沟站、冉家坝站、火车北站南广场站、小什字站等12个轨道站点内展出。来自重庆各区县的70余件文化艺术作品,吸引了众多轨道族驻足观看。当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实施30周年。该巡展以文化艺术的方式讴歌新时代辉煌成就,充分展示新时代残疾人的爱党爱国情怀,颂扬残疾人自强不息、拼搏奋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李琅 整理
编辑:蒋丽霞
校审:李琅
总值班:严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