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
中央主流媒体《法治日报》头版刊登
新闻通讯《民生答卷写满“稳稳的幸福”
肇庆高要区“三项机制”探索纠纷调处新路径》。
文章报道了肇庆市高要区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通过运用
“督办落实、研判预警、协调调度”三项机制,
成功化解涉及近千名产业工人
劳资纠纷的典型案例,
展现了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的创新实践。
△2025年4月11日《法治日报》头版刊登。
以下为原文摘要:
2024年12月,高要区街道网格员在日常走访巡查时,发现某公司状况堪忧。受关联公司债务“多米诺骨牌”效应影响,这家公司资金链断裂,企业随时有关停倒闭风险。公司900多名在职员工满心焦虑与不安,一场可能引发的危机悄然逼近。
预警信息迅速通过高要区综治中心,一路上报到区委、区政府。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迅速依托区综治中心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统筹协调,全面部署风险防范化解工作,要求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高要区综治中心督办落实相关工作。
高要区委政法委通过区综治中心统筹协调,区法院、区人社局等多个部门迅速响应,多次开展专题研究。各成员单位深入分析研判局势,专题调度处置工作,明确各自职责分工。一场化解劳资纠纷的“战役”正式打响。
△高要区综治中心召开风险研判分析会议。
高要区综治中心迅速组建一支“特别行动队”——驻厂专班,专班成员涵盖区委政法委、区法院、区公安分局等多个职能部门骨干力量,以及街道办干部、30名区金龙应急大队队员,开启24小时轮流驻守模式,扎根公司,全身心投入研判工作,全力守护工人合法权益。
驻厂专班主动走近工人,以朋友般的热情与他们拉家常,耐心倾听诉求,站在企业和工人双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秉持公平公正的工作作风和担当作为的态度,驻厂专班赢得企业和工人的充分信任。区综治中心全面掌握公司的组织结构、运营状况、债权债务以及资产明细等关键信息,为后续研判预警提供了翔实可靠、极具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高要区综治中心实体运作,“一站式”化解群众矛盾纠纷。
面对复杂棘手的纠纷矛盾,高要区综治中心高效调度各部门联合作战,一边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一边保障工人稳定就业。
对于工人来说,拿到工资是头等大事。高要区人社局积极作为,协助工人启动劳动仲裁程序,开启集体争议案件“绿色通道”机制,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900多名工人劳动仲裁案件的受理工作。在高要区综治中心的协调下,区人社局督促企业设立三方共管工资专户,累计发放10月至12月的工资,让工人们实实在在拿到应得的报酬。同时,协助员工代表向区法院提出诉前保全申请。区法院根据工人申请,迅速对公司的资产设备进行诉前保全,为保障工人权益筑牢坚实防线。
为彻底解决工人就业的后顾之忧,区委政法委积极协调区人社局,于2025年1月在区体育中心举办首场“春暖行动”暨铸造、汽配行业专场招聘会。相关行业企业与该压铸公司原工人面对面交流、沟通洽谈。最终,成功签订368份就业意向书,给工人们吃下“定心丸”。
△高要区综治中心协调有关部门召开专场招聘会,成功将行业和人才留在当地。
此次劳资纠纷调处化解中,
高要区通过实体化运行区综治中心,
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不仅守护了工人的“钱袋子”,
成功化解涉及千人的纠纷矛盾,
还通过长远规划,
成功将行业和人才留在本地,
为经济发展积蓄了强大力量。
来源:《法治日报》、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