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的恐袭事件的影响,印巴局势骤然紧张,印巴两国已经发生多次冲突,事态很有可能会进一步升级。比如就在26日深夜,印巴两军就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一处哨所附近发生交火,双方甚至动用了轻重机枪,交战一直持续到27日凌晨2点左右才结束,双方暂无人员伤亡



目前,印度已经以恐袭事件为由,对巴基斯坦展开了一系列的针对性措施,其中,最“重量级”的措施,就是印度暂停了双方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签署的《印度河用水条约》。很显然,印度这是打算“以水为兵”,利用自己占据印度河上游地区的优势,以此来对巴方施压。

提到印度暂停《印度河用水条约》,不少朋友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印度可能会故意在印度河上游蓄水,以此来限制巴方的用水,不过,这一方式其实并不现实。首先来说,印度在印度河上游地区确实建立有一些大坝,但是这些大坝并不具有蓄水能力。一方面来说,是按照《印度河用水条约》,双方都不得在争议地区修建具有蓄水能力的大坝。

另一方面来说,克什米尔地区本身就属于是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地带,修建蓄水大坝的难度极高,以印度的工业和基建能力,估计得修个十年八年。因此,印度的这些大坝,其实都是径流式水电项目,本身的主要作用就不是蓄水,而是利用水流进行发电。



其次,虽然巴国本身并不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马上进入五月份,受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影响,南亚即将迎来高温多雨的雨季,印度河的流量目前也比较丰沛,以印度建立的大坝的蓄水能力,如果强行长时间蓄水,只怕是大坝不久后就得被冲垮了。

那么,看到这里,很多朋友或许会发问了,那么既然如此,印度究竟该怎么样“以水为兵”呢?其实,印度的计划并不是对巴国“断水”制造干旱(印度也没这个能力),而是要搞“泄洪”人为故意制造洪水。而接下来,印度人还真的就这样做了!



26日,印度已经在未发出任何预警的情况下,突然给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乌里大坝放水,此举导致印度河水系的支流杰赫勒姆河水位突然上涨,引发了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洪水灾害。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当局已经发出声明:“由于印度向杰赫勒姆河释放了超过往常的水量,目前已出现中度洪水。”据称,当局目前正在要求民众尽快撤离,尽可能地远离杰赫勒姆河。





如今印度悍然故意制造洪水灾害,这有可能说明,印度准备继续在相关问题上对巴基斯坦施压,事情有可能会有一发不可收拾的风险!而整体实力更弱的巴基斯坦,无疑是处于劣势的一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巴基斯坦也在外交方面展开了行动。



27日,中方王外长应约与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通话。从“应约”一词来看,此次电话是巴方主动打来的。王外长在与巴方的电话中,也表达了中方的态度,中方支持巴方的反恐行动,中方支持巴基斯坦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利益。同时,王方还指出,冲突不符合印巴双方的根本利益,也不利于地区和平稳定。因此,中方希望双方保持克制,共同推动事态降温。



外界有分析人士指出,巴方与中方进行通话一事,至少说明了以下几点。首先,是巴方并不愿意看到局势进一步升级,而是希望能够与包括中方在内的国际社会进行沟通,管控形势,以和平和谈判的方式化解矛盾,解决分歧。而中方也同样认为印巴双方不应该走向冲突,而是应该保持克制,不要再做出可能会升级局势的举动。但是与此同时,中方也支持巴方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目前来看,印度如果继续人为、故意地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制造洪水,那此举有可能会引发十分严重的后果,可能会给巴国带来不小的损失。届时,巴方为了维护主权和尊严,很有可能会不得不奋起进行大规模反击。印巴双方有爆发大规模冲突的风险,届时,整个南亚乃至印度洋区域的局势都有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中方作为世界大国,同时也是全球主要大国之中为数不多的能够同时与印巴两国保持沟通的国家,此时站出来公开表示呼吁双方保持克制,对事态进行降温,其实已经展现了中方令人敬佩的大国担当,最后还是希望有关各方能够“听劝”,不要让事情往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继续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