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抖音宣布永久封禁“最美通缉犯”卿晨璟靓账号,而反诈老陈一句“已拉黑”将两人一年前的连麦旧事送上热搜!从“酒托诈骗”到“反诈主播”,这场“黑红流量”闹剧背后,究竟是浪子回头还是蹭流无底线?



连麦风波:一场“反诈剧本”的破灭

2024年某次直播中,卿晨璟靓突然与反诈老陈连麦,自称“出狱后想做反诈帮助百姓”。老陈回忆:“她上来就说自己悔过,我以为服刑人员改邪归正是好事。”然而,连麦中老陈的“吐舌动作”引发争议,被误认为“轻浮互动”。老陈澄清,这是为演示“防AI换脸诈骗”的教学动作,却被断章取义。

事后,卿晨璟靓频繁蹭老陈热度,甚至在其视频评论区刷存在感,老陈最终选择拉黑:“她根本不是真心反诈,只想博眼球!”网友翻出连麦片段,发现卿晨璟靓全程避谈犯罪经历,反而多次引导观众关注其账号,直指其“演技拙劣”。



从“通缉女神”到“封禁主播”:黑红流量的消亡史

卿晨璟靓的“网红之路”充满争议。2018年,她因“酒托诈骗”被判刑1年2个月,却因通缉照颜值高意外走红。2023年出狱后,她转型主播,以“服刑经历”为噱头吸引流量,直播间常现“监狱生活揭秘”“高颜值犯罪”等敏感话题,导致账号在2024年首次被封。

此次复出,她改走“正能量”路线,自称“反诈志愿者”,但抖音核查发现其仍利用犯罪经历不当获利,最终无限期禁言并清空粉丝。讽刺的是,其账号封禁前粉丝已超50万,直播间打赏收入高达数万元。

老陈的困境:流量与正义的博弈

反诈老陈的拉黑举动,折射出网红生态的复杂。他曾因连麦宣传反诈爆红,却因“百万打赏争议”辞职,转型后屡遭网暴,甚至因求职被举报致合作单位陷入舆论漩涡。此次事件中,他坦言:“流量是把双刃剑,稍有不慎就被反噬。”

网友评价两极:支持者赞其“及时止损”,反对者嘲讽“双标”——既想借流量推广反诈,又拒与争议人物切割。而老陈的吐舌教学被恶意剪辑,更暴露了网络舆论的扭曲力。

社会反思:该给“黑红主播”重生机会吗?

卿晨璟靓的案例引发对服刑人员再就业的讨论。部分网友认为:“改过自新值得鼓励,但利用犯罪经历炒作不可取。”法律专家指出,我国法律未禁止刑满人员从事直播,但平台需严格审核内容,防止美化犯罪或消费苦难。

更值得警惕的是“黑红经济”的蔓延。近年来,“劳改妆”“监狱风”等畸形审美屡见不鲜,甚至有主播虚构犯罪经历吸粉。抖音此次封禁释放信号:流量不应凌驾于公序良俗之上。

结语

这场“反诈罗生门”撕开了直播行业的疮疤——当犯罪成为流量密码,当正义沦为炒作工具,我们或许该重新定义“网红”的底线。正如网友所言:“流量可以成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群人。真正的反诈,先从净化网络开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