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港市人民议会一致通过决议,批准将广南省和岘港市合并为一个中央管理的城市,即岘港市。
新岘港市有23个区、70个公社和1个黄沙特区。
岘港市人民议会一致通过决议,批准将广南省与岘港市合并为一个中央直辖市,即岘港市,其政治和行政中心设在现今的岘港市。
岘港市(新)自然面积11,867.18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央直辖市标准的791.15%),人口3,065,628人(相当于中央直辖市标准的306.56%),辖94个乡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坊、70个乡和1个黄沙特区)。
北与顺化市接壤,南与广义省接壤,西与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接壤,东濒东海。
省级行政单位设置等事宜,按照规定征求选民意见。
岘港市选民中,有224,259名代表家庭的选民;其中,参与投票人数为22.3万人,参与率达99.44%。
共有222,482名选民赞成将广南省与岘港市合并,定名为岘港市,赞成票数达99.77%。
广南省选民中,家庭选民428,270人;其中,参与投票人数为424,060人,投票率达99.02%。
共有421,940名选民赞成将广南省与岘港市合并,定名为岘港市,赞成票数达98.52%。
岘港市的一角。
完成广南省-岘港市合并案卷,并于2025年5月1日前提交政府。
此前,2025年4月22日,岘港市委第二十二届执行委员会会议上,听取并讨论了市委常务委员会于2025年4月22日提交的关于广南省与岘港市合并项目的第129-TTr/TU号报告,市委一致通过了关于该内容的重要决议。
市委执行委员会责成岘港市委常务委员会主持并配合有关机构紧急落实下列内容,确保尽快向政府提交报告的进度。
具体而言:岘港市人民委员会党委常务委员会、岘港市党委组织委员会将与广南省人民委员会党委常务委员会、广南省党委组织委员会密切配合,接收并完成合并项目。
同时,组织收集两省市的民意; 2025年4月26日向岘港市人民议会报告,并于2025年5月1日前完成卷宗提交政府。
岘港市委组织委员会作为合并指导委员会的常设机构,主持并配合两地有关单位监督、督促和及时报告市委执行委员会决议的执行情况。
岘港市委宣传群众动员委员会、各区县党委、岘港市委直属党委、市委执行委员会成员负责指导宣传工作,引导舆论,在干部、党员和群众中形成高度共识;同时,组织做好合并项目的公众意见征集工作。
岘港市各党委、党组织、机关、单位、地方根据合并指导委员会2025年4月14日提出的项目草案和01-KH/BCĐ计划,主动配合广南省对应单位,按照赋予的职能和任务确定工作内容,确保按指示要求完成工作质量和进度。
加强协调沟通
决议还指出,组织公众咨询是合并项目制定过程中的重要一步,以体现开放精神,尊重民意,确保项目在实际实施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要从基层到市层层推进、持续深入地向广大干部、党员和群众宣传信息工作,确保群众清楚地了解合并的目的、意义、路线图以及对地区长远发展的影响。
广南省与岘港市合并不仅是两地的一件大事,也是国家重组发展空间、精简政府机构、拓展中部地区发展空间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
据此,合并后的岘港市在人口、面积、资源和发展潜力等方面具有较大规模,有利于吸引投资、实现地区互联互通、提高治理能力,推动新时期基础设施、经济、社会、国防安全等领域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