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28日报道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4月26日报道,日本对大米的需求在快速超过供应,导致价格飙升,该国正采取释放紧急储备大米和转向进口等罕见措施。

大米短缺正在影响日本人的生活。在日本,大米用途众多,包括制作寿司、酿酒以及用于祭祖仪式。

餐馆正在提高价格,不再提供免费续碗服务。食品杂货店的货架上,袋装大米已经售罄。许多商店现在采取限购措施:每名顾客只能买一袋。一些日本游客甚至在前往其他亚洲国家旅游时购买大米。

农林水产省称,4月第二周,一袋11磅(约合5公斤)大米平均售价约30美元(含税),是去年同期价格的两倍多。

45岁的绵谷嘉织在西东京市一家超市外说:“太贵了。但我们还能做什么?我正在尽力去买。”她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每天要煮两顿米饭。

与此同时,让日本农民面临竞争的进口大米正在迅速增加。农林水产省称,今年2月,私营企业进口的大米超过551吨,超过2023财年的进口总量。

韩国农业协会本周证实,计划在6月初之前向日本出口最多24吨大米,是至少25年来最大规模的对日出口。

这些韩国出口大米只占日本大米消费总量的一小部分。农林水产省估计,从2023年7月到2024年6月,日本大米消费量为780万吨。但这些进口凸显了该国的大米危机:这场危机始于去年夏天,起因是2023年的热浪导致当年秋季大米减产且质量下降。

专家们说,两年来,大量国际游客涌入日本,推高了全国大米消费量。日本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24年,国际游客达到创纪录的3690万人次。

接着,去年8月,日本南部沿海发生7.1级地震,日本政府首次发布可能发生“巨大地震”的警告,导致居民恐慌性购买大米。

也有专家表示,政府政策加剧了短缺。

因为食品选择变得更加多样化,饮食习惯也随着双职工家庭和独居人口的增加而改变,日本大米消费量自上世纪60年代达到峰值以来一直在逐渐下降。

专家们说,政府设定大米产量目标来应对此种下降以及人口减少。长期以来,政府官员一直通过为其他农作物提供补贴来鼓励农民放弃种植水稻,从而进一步减少了大米产量。

东京大学研究农业经济学的铃木宣弘教授说,使大米供需维持紧张态势意味着,即使需求稍有变化,也可能引发短缺或价格上涨。

铃木说:“问题的真正根源在于我所说的政策失败——产量削减过多,使农民无法或不愿种植水稻,政府对此不采取任何措施。这也是问题变得如此重大的原因。”

在种植季开始之际,官方没有采取立即增加国内产量的举措。

总部设在东京的智库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的农业政策研究部门主管山下一仁说,尽管政府称2024年大米产量比前一年有所增加,但农民们对这一说法持怀疑态度。

零售商正在感受到压力,尤其是像位于西东京市的栗原商店这样的小型独立经营商店。86岁的店主栗原一夫说,他过去直接从与他签合同的农民手中购买大米,但现在这些大米已经卖完了,他别无选择,只能从不断涨价的批发商那里购买。

栗原说:“市场上的批发价每天都在上涨。”

本周,在东京一家杂货店购物的中山直子说:“大米是日本人最重要的食物,看到政客们完全不了解民众对大米有多深的感情,太令人沮丧了。”(编译/裘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