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据顶端新闻报道,2024年7月至今,三河市区“公共卫生间”“人民公园”及“三河市融媒体中心”等门头陆续由原来的红色改为绿色,三河市中医医院“门诊”“急诊”等标识牌也由原先的红色变为白色。

2025年4月15日,廊坊市联合调查组通报:针对三河市“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等问题,廊坊市联合调查组经初步核查,媒体反映的主要问题基本属实。目前已对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免职处理,并责成三河市委、市政府深刻反思,汲取教训,全面整改。

2

2025年4月27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第一起就是三河市这事。

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在城市管理中盲目决策、机械执行,损害群众利益,加重基层负担。2024年7月以来,三河市个别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官僚主义严重,未经科学论证和充分征求意见,推动出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脱离实际提出广告牌匾“除国际国内连锁品牌,不允许用红蓝底色或字样”等禁止性规定。为推动牌匾整治工作快速见效,该市组织开展两次百日攻坚行动,违反《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频繁进行工作调度、督查督办和排名通报,加重基层负担。该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在执行中简单机械,搞形式主义“一刀切”,对包括国内连锁品牌在内的1800余块商户门头牌匾颜色进行变更,损害了群众利益,造成不良影响。时任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已受到免职处理。

3

看来,传说中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竟然是真的。

我们知道,如果这个导则不算行政规范性文件,也必然是重大行政决策。

其实,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应当履行五项法定程序包括: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

即便是个别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官僚主义严重,广告牌匾“除国际国内连锁品牌,不允许用红蓝底色或字样”等禁止性规定,这样的扯淡规定怎么能顺利出台?

4

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一刀切”问题做出了明确要求。

第五章“监管执法”中第五十九条明确:开展清理整顿、专项整治等活动,应当严格依法进行,除涉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发生重特大事故或者举办国家重大活动,并报经有权机关批准外,不得在相关区域采取要求相关行业、领域的市场主体普遍停产、停业的措施。

果如是,频繁进行工作调度、督查督办和排名通报,怎么能够做到?

5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明确“除国际国内连锁品牌,不允许用红蓝底色或字样”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在执行中简单机械,搞形式主义“一刀切”,对包括国内连锁品牌在内的1800余块商户门头牌匾颜色进行变更。

真的是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不懂法吗?不至于连这么简单的文字都搞不明白吧?是不是市委主要领导的意图?

6

我们看到,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导则》这样的文件,对“除国际国内连锁品牌,不允许用红蓝底色或字样”规定,对不搞“一刀切”,我们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在一个市委书记面前,这些规定都成了一纸空文。

这是不是值得我们深思?如果控制不了一个县委书记的权力,再多的法律有什么用呢?

2025年4月27日星期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