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 总第853期
值日编辑:单敏敏 张正阳
审核:叶维杰 石雅风
执行主编:陈卓
*阅读今日日报,请关注“南亚问题研究小组”微信公众号
图源:《每日电讯报》
《商业标准》《印度时报》等多家印媒4月25日报道,印控克什米尔帕哈尔加姆地区枪击事件引发印国内各势力强烈反应。印度教右翼组织方面,“国民志愿服务团(RSS)”表态相对克制,在声明中未提及“针对印度教徒”等要素,并因此遭到激进右翼组织指责。“世界印度教大会”(VHP)主席阿洛克·库马尔(Alok Kumar)指责巴支持恐怖主义,要求政府采取强硬措施予以回应,呼吁将巴控克什米尔强行并入印领土范围。在卡纳塔克邦等部分地区,VHP还与“印度教青年民兵”(Bajrang Dal)举行反巴抗议活动。而极端教派主义组织“保卫印度教党”(Hindu Raksha Dal)领导人拉利特·夏尔马(Lalit Sharma)在社媒上要求克什米尔穆斯林在限期内离开北阿坎德邦,并威胁惩罚不服从者。相关极端言论引发警方介入并被立案调查。印人党方面,哈里亚纳邦印人党首席部长纳亚布·赛尼( Nayab Singh Saini)发表教派主义煽动言论,称“每个穆斯林都密谋陷害印度教徒”“本地绝大多数罪犯都是穆斯林”,并指控媒体在揭露实情上毫无作为。海外印度教组织方面,印度裔美国人基金会(HAF)谴责西方主流媒体报道此次袭击极具“偏向性”,批判媒体拒绝承认本次恐袭的本质是宗教Po害。
NEWS
图源:《经济快报》
印《金融快报》4月25日报道,印商工部长戈亚尔(Piyush Goyal)4月25日在第六届印度钢铁国际会议上表示,印不会允许其他国家借道印规避美高额关税,因为这将损害印“可信赖贸易伙伴”的国际形象。戈亚尔指出,良好的国际形象是其他国家愿意与印签署贸易协定的原因,印必须维护其“遵守规则、可信赖” 的贸易伙伴形象。他还称,若业界发现此类转运行为,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此外,戈亚尔还呼吁国内钢铁等行业效仿日韩相关行业的做法,优先支持本土供应商,而非一味依赖进口。为应对美“对等关税”政策,在印外企力求扩大转口贸易。多家中国电子企业为利用印相对的对美出口关税,计划借助印工厂对美出口。
NEWS
图源:《印度快报》
彭博社、《印度快报》4月25日报道,苹果公司计划加速iPhone生产自华转移,到2026年底实现“全部iPhone在印生产”,以避免关税和地缘政治风险。数据显示,2024-25财年印生产超4000万部iPhone,新生产转移计划或使印年iPhone生产量增加一倍至8000万部。分析指出,中国受美关税影响最深。虽然近期中国智能手机、电脑等类别产品获得关税豁免,但未来仍可能面临新关税威胁。相比之下,印面临的关税压力较小,在印生产并出口iPhone对苹果公司来说更具成本效益。然而分析指出,苹果推动供应链转移仍面临较大挑战。截至2023年,苹果在中国大陆有157家供应商,而印仅有14家,虽然目前印度供应商的数量已增至64家,但与中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短期内难以实现转移目标。
NEWS
美国农产品对印出口额。图源:statista
路透社、彭博社4月24、25日报道,美寻求与印在扩大农产品市场准入、电子商务、数据存储、关键矿产等领域达成贸易协议。目前,美印正就农产品、电子商务等19个领域开展贸易谈判。农产品市场准入方面,美一直寻求印扩大对其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如降低关税和取消其他贸易壁垒,但遭到印农民群体强烈反对。电子商务方面,Flipkart等美企希望获得更大市场准入,打破印政界长期为本土零售市场设置的保护壁垒,以实现在印与信实工业等印本土企业公平竞争。数据存储方面,谷歌、亚马逊、Meta等美企长期担忧印互联网管理规则以及“强制在本地服务器存储信息”的政策,双方拟重点讨论印数据本土化政策。关键矿产方面,美印拟讨论应对中国“武器化关键矿产”问题。目前,美印尚未披露迄今达成协议条款的任何细节和最终协议的时间表。
NEWS
世界银行从极端贫困率、实际GDP增长和通货膨胀率三个方面对孟加拉国未来经济走势进行预测,同时指出孟加拉国面临的下行风险显著增加。图源:TBS
孟《商业标准报》4月23日报道,因经济形势恶化、政治局势动荡,世界银行大幅下调孟加拉国2024-25财年经济增长预期。据世界银行《南亚发展更新》项目测算,受投资下降、通胀高企、金融波动、政治动荡等多重负面因素影响,孟2024-25财年经济增长率预期从2025年1月的4.1%大幅下调至3.3%,这是该国36年来的最低增长率;预计数百万孟民众将陷入极端贫困(注:每天生活费不足2.15美元),极端贫困率将从上一财年的7.7%增至9.3%;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将进一步恶化,约3/5的家庭在经济冲击面前将耗尽存款和积蓄。与此同时,世界银行警告,选举引发的政治动荡、国际贸易中断、改革不力、通胀延宕、季节性能源短缺、银行业的脆弱性均可能进一步拖累经济活动。世界银行南亚地区副行长指出,近十年的多重冲击显著削弱了南亚国家抵御经济波动的能力。为此,相关国家需尽快推动开放贸易、推进农业现代化、释放私营部门活力等必要的结构性改革。
NEWS
图源:路透社
路透社、《印度教徒报》4月25日报道,斯里兰卡政府陆续推进印斯达成的谅解备忘录内容。4月4-6日莫迪访斯期间,印斯两国签署7份谅解备忘录,内容涵盖能源合作、数字倡议、公共卫生、国防安全等领域。能源合作方面,斯能源部长表示5月将着手制定与印度、阿联酋共同建设能源枢纽的计划,项目包括多产品管线(multi-product pipeline)、加油设施、炼油厂的建设,以及旧储油罐场的开发工作。国防安全方面,斯政府表示谅解备忘录将“(为双方)以更‘结构化’的方式开展国防部门合作提供框架”,但其以“谅解备忘录内容未经印度同意不得公布”为由拒绝向议会及公众公布具体内容,此举引发反对党强烈质疑。分析指出,莫迪访斯期间关于加强两国合作的表态已在斯民众间激起疑虑,斯政府拒绝公开国防部门谅解备忘录内容则进一步加深民众和反对党忧虑。鉴于印尤其关注中国科考船在斯停靠、中方在斯南部建造炼油厂等问题,斯政府的决策考量可能改变印在斯及周边地区对华竞争态势。
NEWS
图源: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数据库
美“战争困境”(War On The Rocks)网站4月25日发表题为《有限的朋友:俄印防务关系的未来》的评论指出,俄印防务关系具有一定韧性和持久性,但这基于各自现实利益考量,俄印关系发展存在上限,最终或达成一种“可控的平衡”。本文作者丹尼尔·马基(Daniel S. Markey)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曾担任美国和平研究所高级顾问;大卫·布罗斯托夫(David Brostoff)曾担任美国和平研究所南亚研究分析师。
俄印防务关系历经数十年积淀,长期保持稳固,但其演变并非简单的线性推进,而是在多重力量交织下维持着一种“可控的平衡”。冷战时期,两国建立了坚实的防务合作基础,至今仍保持紧密联系。然而,随着国际格局演变与印自身战略自主意识增强,这一关系的内部张力日益显现:印不愿过度依赖俄,俄也难以完全满足印日益增长的军事现代化需求。
在军事领域,俄印合作仍有坚实的合作基础。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数据,2019至2023年间,俄依然是印最大的武器供应国。两国在隐形护卫舰、核潜艇、S-400防空系统、苏-30MKI战斗机、联合研发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等领域持续推进合作。这种合作具有双重战略意义:一方面,印在导弹防御、核潜艇等关键领域对俄保持技术依赖;另一方面,面对来自中巴的双重安全挑战,印在短期内难以用西方系统全面替代现有俄制装备,继续依赖俄制军备是印维护战备能力的务实之举。
尽管如此,印对于长期依赖俄罗斯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也有着清醒认识。在技术性能层面,俄制武器在俄乌冲突中的不利表现引发印度质疑。在供应链层面,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导致交付延迟,直接影响印军备建设进度。在战略自主层面,印积极推动武器供应来源多元化,与法国签订26架“阵风”战斗机采购协议,同时扩大与美国、以色列的防务合作。尽管在核潜艇、先进防空系统等高敏感领域,印短期内尚无法完全摆脱对俄制装备的依赖,但其整体上正在有意识地减少对俄战略依赖。
与此同时,俄在对印军售问题上的立场也体现出某种双重性。一方面,在美西方制裁压力下,印市场为俄国防工业提供重要出口通道,成为俄稳定财政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俄同样需要维持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由于对华贸易与军事合作的加深,俄在向印转让敏感技术时必须小心谨慎,特别是对印出口第五代战机和布拉莫斯导弹上,以免引发中俄关系摩擦。
因此,未来俄印防务关系将在历史互信和现实安全需求所构筑的“下限”,与受限于技术瓶颈、中俄关系制约、印方多元化战略所限制的“上限”之间,展开稳定而有限的互动。双方将继续在各自利益范围内维护合作,但不会轻易突破这一限制。此种合作模式虽确保俄印关系的可持续性,同时也限制其关系进一步深化的可能性。
对美而言,准确理解俄印防务关系的韧性与局限至关重要。只有认识俄印关系内部的动态平衡,美才能在南亚和“印太地区”制定更加灵活、有效且符合新现实的战略方针。
*阅读今日日报,请关注“南亚问题研究小组”微信公众号
本期编辑: 杨倩
本期审核:范家菀
*前往公众号后台发送“编译”,即可查看往期编译合集
▲政报·102期 | 为保2024大选,印人党打算收割这个群体的选票了.....
▲经报·96期 | 印落后中国16.5年,但正在快速缩小差距!
印国防工业大崛起?美国居然是印军火最大购买国…
更多内容请见↓
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