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球网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表态愿与乌克兰举行双边会谈,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这场冲突已持续了三年有余。冲突初期,双方曾有过和谈的尝试,甚至一度达成和平协议,但在美国和英国的干预下,乌克兰撕毁协议,冲突再度升级。三年间,俄乌双方在战场上投入大量兵力和资源,局势陷入僵持。

随着时间的推移,俄罗斯凭借自身的军事力量,逐渐在战场上占据优势。与此同时,美国国内对这场冲突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新上任的特朗普政府表现出与前任政府不同的立场,对俄乌冲突的干预方式和力度都有所调整。特朗普上台后,多次表达了希望尽快促成俄乌停火的意愿,甚至威胁若谈判无进展,美国将不再参与斡旋。



普京(资料图)

在此背景下,泽连斯基的一些行为却令人费解。他先是与美国签署了矿产协议备忘录。从这份协议的内容来看,美国将在乌克兰的矿产资源开发中占据极大份额,这无疑引发了乌克兰国内民众的强烈不满。许多人认为,泽连斯基的这一行为损害了乌克兰的国家利益,是一种“卖国”行径。为了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缓解国内矛盾,泽连斯基将矛头指向了中国。

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一直秉持客观中立立场,始终坚持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恪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既理解俄罗斯对于自身安全环境的合理关切,也支持维护乌克兰的领土完整。中国没有向俄乌任何一方提供过致命性武器,严格管控军民两用物项的出口。

然而,泽连斯基却公然违背事实,宣称中国为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但当被问及证据时,乌克兰方面却拿不出任何实质性的东西,连西方媒体路透社都质疑其所谓“情报”的真实性。事实上,泽连斯基自己此前也曾公开出面澄清,承认没有发现中国援俄的迹象,还对中方的立场表示赞赏。如今的翻脸不认人,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一方面,如前所述,泽连斯基试图通过抹黑中国,将国内民众对其签署“卖国协议”的不满情绪转移到外部,塑造一个所谓的“外敌”形象,从而缓解自身面临的政治压力。另一方面,当前中美之间存在关税战等紧张关系,美国对中国的态度趋于强硬。泽连斯基可能妄图借此机会讨好特朗普政府,迎合西方长期以来试图将俄乌冲突责任甩锅给中国的叙事,期望以此换取美国更多的支持和援助。毕竟,乌克兰在冲突中一直依赖西方的军事和经济援助,而随着美国国内态度的转变,乌克兰急需寻找新的方式来维持这种援助。



普京(资料图)

但泽连斯基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这一错误举动,给了普京一个绝佳的机会,也将乌克兰置于一个极为不利的境地。在领土问题上,中国的立场对于乌克兰来说至关重要。

普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迅速表态愿意与乌克兰直接谈判,甚至表示任何和平倡议都可以商讨。这一转变看似突然,实则是基于对局势的精准判断。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若谈判桌上只有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和欧洲四方,美国方面,特朗普明确表示不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也无意帮助乌克兰夺回被占领土,实际上是默认了俄罗斯在部分领土问题上的现状。欧洲虽然在口头上支持乌克兰,但在实际的谈判决策中,话语权相对有限,真正能够左右谈判走向的还是美国和俄罗斯。在这样的局面下,俄罗斯无疑占据了主动地位,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谈判桌上,都拥有更多的优势。

此外,普京的这一表态还有另一层深意,那就是卖特朗普一个人情。特朗普上台后急于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取得成果,以展现自己的外交能力和“和平使者”形象。普京此时积极响应谈判提议,若乌克兰不配合,那么特朗普的计划将受阻,其怒火很可能会发泄到泽连斯基身上,进一步加剧美乌之间的矛盾。而俄罗斯则可以在这场博弈中进退自如,无论谈判结果如何,都能最大程度维护自身利益。



普京(资料图)

反观乌克兰,泽连斯基的短视行为使其陷入了困境。在国际社会中,乌克兰因为无端指责中国,信誉受损。未来,即使中国仍然愿意参与调解俄乌冲突,乌克兰在与中国的沟通和合作中,也将面临更多的障碍。在经济上,乌克兰原本就因冲突遭受重创,经济濒临崩溃,通货膨胀严重,国内民生艰难。

其对中国企业的制裁,也可能导致自身在日用品进口、关键零部件供应等方面面临困难,进一步加剧经济困境。在军事上,失去了中国可能的调解作用,乌克兰在与俄罗斯的对抗中,无论是寻求国际支持还是在未来的谈判中争取有利条件,都将变得更加艰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