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四大美女”中,一般都是认为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但其实,貂蝉是个文学虚构人物,真实性不太确定,而另一个版本则认为古代四大美女是西施、王昭君、赵飞燕、杨玉环。在古代四大美女中,备受争议的,自然是“环肥燕瘦”的赵飞燕。

赵飞燕从一个弃婴最后逆袭成为大汉皇后、皇太后,可以说是一段人生奇遇,而且,赵飞燕的确是一位绝色女子,把汉成帝迷得神魂颠倒。这也是后世文史学家诟病赵飞燕的一个关键原因。但其实,赵飞燕真的如《汉书》所说的“飞燕之妖,祸成厥妹”吗?可能并非如此,如果真是这样,李白为什么要多次写赵飞燕呢?难道李白是对赵飞燕的无知,还是故意如此?



在李白的众多诗词中,颇为著名的诗词中,有三首诗写到了赵飞燕。第一首是《阳春歌》,第二首是《清平调》,第三首是《怨歌行》。李白所写这三首含有“赵飞燕”的诗句,竟然成了他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也让一些对李白怀有敌意的人找到机会,抓住这个“证据”在唐玄宗面前“煽风点火”,最后李白身不由己,只能被动的“赐金放还”。

那么,李白是故意用赵飞燕来讽刺杨贵妃和唐玄宗吗?很显然,李白没那么傻,他一心可是想要做“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这样的千古名相,也就是说,他的理想是做宰相,实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梦想。一个有如此“鲲鹏之志”的人,会突然想不开去写诗讽刺皇上和皇上的宠妃吗?显然不是。

从李白写的三首含有“赵飞燕”的诗词中,无不透露一个重要信号,那就是赵飞燕太美了。我们先来看看《阳春歌》里是如何写的?“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这首诗里将赵飞燕和李夫人相提并论,这也可以看出,在李白心里,赵飞燕并不是什么妖后,她只是一个世间难得的美人。



再来看看《清平调》,“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从《阳春歌》里我们已经知道,李白心中认为赵飞燕是难得一见的美人,所以李白在这里用“可怜飞燕倚新妆”来夸赞杨贵妃,意思是说,赵飞燕都还要化妆,而杨贵妃“天然去雕饰,美貌自天成”,所以“云想衣裳花想容”啊,这是夸赞杨贵妃的盛世容颜。

最后再来看看《怨歌行》,其中这样写道,“宁知赵飞燕,夺宠恨无穷”。这里主要是写的班婕妤在后宫中争宠失败,而失败得原因是什么?因为赵飞燕。赵飞燕为什么能够争宠成功?因为赵飞燕太美了。虽然李白在替班婕妤惋惜,但李白说的也是一个人之常情,班婕妤之所以最后“肠断弦亦绝,悲心夜忡忡”,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赵飞燕把她比下去了,这也说明“一代新人换旧人”本乃人间常情。

从李白所写的三首关于“赵飞燕”的诗词中,李白可没有认为赵飞燕是“妖妃”,而那些针对李白的人,却拿李白所写的赵飞燕的诗词在杨贵妃和唐玄宗勉强诋毁李白,这让李白觉得十分委屈。在李白心中,“美就是美”,如果说西汉的灭亡,与赵飞燕直接相关,他李白第一个不同意。要知道,如果没有“王莽篡汉”,没有班固写《汉书》,可能赵飞燕在后世人们的心中,诚如李白所写,“飞燕皇后轻身舞”!



因此,李白写赵飞燕,也只是客观评价赵飞燕的绝世容颜,并没有以此来讥讽唐玄宗和杨贵妃,只是,由于《汉书》一句“飞燕之妖,祸成厥妹”让后世文人墨客都对赵飞燕存在偏见。而西汉的灭亡实乃四朝元老的太皇太后王政君一手酿成的,与赵飞燕没啥关系。而李白只是实事求是、就事论事,却没想到“马屁拍到蹄子上”,让李白为此失去了心中渴望的仕途。这其中的真相原本十分单纯,但却给李白带来终身的怀才不遇,真是让人意难平。

【本图文由“尚书台”新媒体原创出品,作者金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翻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