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环境品质 助力工业博物馆建设

哈达湾片区全域共治焕新颜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陈威羽)昌邑区哈达湾街道聚焦辖区内五栋居民楼解危、街巷基础设施完善及厂区外墙整治,集中治理老工业区设施老化、环境杂乱等难题。4月15日至22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17项,惠及居民1000余户,哈达湾片区环境焕然一新。

五栋居民楼解危。该街道对和平街与和平路交会处五栋老旧居民楼展开全面排查,发现房檐、阳台窗户破损等安全隐患后,联合住建部门组建“解危攻坚专班”,推行“一楼一策”改造计划。相关部门联合办公,启动房檐加固、阳台修复、破损围墙重建等公共区域解危工程。街道还推行“居民自治小组+社区管理”共治机制,发动常住居民对楼道杂物集中清理,促进老旧楼栋宜居优居。

街巷基础设施升级。在和平街综合整治中,截至4月20日,累计修剪沿街树木107棵,清运残土、建筑垃圾及堆放物35吨,在重点区域安装智能监控设备严查违规倾倒;拆除违章建筑3处,清理占道经营废品回收点2处,根治“僵尸车”长期占道问题;针对“小片荒”开展专项治理,已拆除违规种植区3处并完成场地硬化;实施“见缝插景”提升行动,在闲置空地播撒花籽草籽,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区域联动治理助推环境焕新。街道联合区住建局统筹环卫、城厕、园林等多部门,推进片区环境品质提升,助力工业博物馆建设。在标准化治理层面,实行“动态保洁-智慧城厕-园林焕新”全链条管理:每日投入3支清扫队、120名环卫工人及7台专业车辆,对工业博物馆周边11条主次干道实施18小时动态保洁,垃圾即产即清,日均清理垃圾2.4吨;完成10座公厕24小时开放改造,重点升级5座老旧公厕实现热水洗手、智能通风全覆盖;组建22人园林专班修剪和平路沿线树木125株,清运枯枝垃圾18.6吨。在长效化共建方面,街道联动社区、企业成立“工业遗产焕新联盟”,对流动摊贩、车辆违停等顽疾专项整治,清除和平街居民楼侧“小片荒”及积存垃圾;采取街企共建模式,与老厂区运营企业签订《环境共治协议》,推动厂区围墙内外保洁标准、景观风貌“双统一”。

来源:江城日报

编辑:王露洋

初审:张文琦

复审:佟剑博

终审:佟 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