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地盘上,你若不站队,那实际上已经是一种站队了。”

这是网友的一句感慨,直指江西理工大学在这次事件中的态度问题。

当外籍学生在校内动手打人后,学校的回应却让很多人感到不满。

好在警方已经介入调查,随着更多细节浮出水面,当事人也终于发声……



事情还原:

根据当事人在社交媒体上的描述:

这起冲突发生在学校内的健身中心。当时,他正在使用一台健身器材锻炼身体。



可就在他短暂离开的片刻,一名外国留学生径直走过来,二话不说就将自己的器材换成了他的。

当事人赶紧解释:“我正在用呢。”

没想到对方居然带着不屑的语气反问:“你会说英文吗?”



强行占用别人正在使用的器材,无论在哪都是不礼貌的行为。更何况,作为来中国留学的学生,至少应该尝试用当地语言交流吧?这样的提问本身就是在挑衅。

面对留学生的傲慢,当事人明确表态:“这里是咱们中国。”随后试图把器材拿回来。

然而,这名留学生不仅继续占着器材,还跟当事人较上了劲。



眼见对方如此无理取闹,当事人要求他离开。结果,对方真的松开了手,但并没有离开,而是站在旁边盯着他。

等到当事人锻炼完准备走时,发现健身房门口聚集了一群外国人,把他堵住了。



原来,之前那个留学生根本没有认错,而是在疯狂召集同伙。

面对这群留学生的围堵,当事人冷静地解释刚刚发生的事情。可是引发争执的那个留学生情绪激动起来,可能觉得自己人多势众,直接动起了手。

被打之后,当事人打算报警。但周围的留学生也纷纷加入打斗,有人踢腿,有人挥拳,还有人朝他的脸上猛揍。



幸运的是,周围有其他非留学生的学生及时报了警。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在报警之后,带头的那位老外竟然倒在地上装死。

可惜,当事人刚被连续击打头部,意识模糊,后续的事情已经记不太清了……



事件后续:当事人发声

打架事件发生后,有网友曝光了当事人的聊天记录。从记录中可以看到,他的状态很糟糕——衣服和鞋子上满是血迹,眼睛也肿得厉害。对于事件进展,他表示目前还没有任何处理结果。



此事曝光后,江西理工大学迅速作出回应:会配合警方处理,同时强调不会偏袒任何一方。



这样的说法让许多网友难以理解。

整件事情非常清楚,是留学生先动手,也是他们挑起的事端。为何学校的表态听起来像是双方都有错呢?

一位网友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在中国的土地上,当你声称不偏袒时,其实已经在偏袒了。



这句话得到了大量网友的认同。毕竟,校园打架虽然不多见,但也并非没有先例。以往类似事件中,学校的态度从未像这次这样微妙,还要特意强调“不会偏袒”。

这不禁让人怀疑,学校是否存在双重标准?如果施暴者不是留学生,而是一个本地学生,校方的态度会不会完全不同?

针对当前事件的发展,网友们的意见高度一致:必须平等对待所有人。



这一诉求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为什么中外学生之间一旦发生矛盾,公众就会强烈要求公平公正地处理施暴者?

这背后是否反映了公众对高校长期未能公平对待学生的质疑?

“超国民待遇”

这种观点并非空穴来风,留学生享受的“超国民待遇”早已成为积弊。



有网友晒出了2023年清华大学对外籍留学生的资助计划,显示清华将为每位留学生提供高达20.08万元的奖学金、9.6万元的生活补贴,以及免费往返国际机票和来华留学保险。



这些丰厚的资助完全覆盖了学费和住宿费用。

换句话说,留学生来到中国后,几乎不用努力学习,也不需要考虑经济问题,每天只需吃喝玩乐,就能轻松进入连很多中国人苦读多年都考不上的清华大学。

要知道,如今大部分中国人的月薪不过3000元。这么多的万元补助,足够培养多少比这些留学生更优秀的国内大学生了?



图源清华大学国际学生学者中心所摄

当你发现一只蟑螂时,很可能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已经有无数只蟑螂潜伏其中。

在这起打人事件中,施暴的留学生连一句中文都不会说,却要求中国学生跟他讲英语。他来中国真的是为了学习吗?

对此,我们只能保持怀疑态度,希望在众多网友的关注下,江西理工大学能够尽快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处理结果。

信息来源:[1]凤凰WEEKLY 2025-04-25《高校大学生发文称遭外籍生辱骂殴打,校方回应:肯定会积极处理,和警方一起处理。 #媒体精选计划》[2] 个人账号 杨熙悦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本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