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申请季,大多学生其实还是在和自己较劲,别人有的,他们也得有。尤其是身边的同学申到了,自己没申到,巨难受,但自己申到后,offer拿到了,就没那么有所谓了,反而回归平静,深度思考自己更需要什么。
所以每一年,每个赛季,有些英国大学都是必争的,申不申得到是一回事,申到了去不去又是一回事。而下面这几个学校基本属于中国学生各个梯队里面必须拿下的。
No.1 UCL
UCL这个学校说实话,是普通留学生能拿到的天花板offer。你即使双非分高点,或英本分低点,都有机会通过差异化申请专业拿到offer。
一般铁了心要去UCL这个学校的,往往都要转专业,跨专业的多。硬核申请ucl优势专业的,往往其他学校也能拿到结果,最终accept率就没那么高。
所以UCL这个学校对中国留学生来说就是一场错配的游戏,均分不够的,学校背景不够硬的,通过垫垫脚尖往往能拿到这个学校,这些学生对ucl会比较珍惜。但有些学生属于背景可以去王曼爱华这种也不错学校的王牌专业,为了去G5降低了自身需求申到了ucl的缝合课程。在最终选入读学校的时候会无限纠结。到底是专业好还是学校好?
拿到ucl的好多学生真的每年都在对自己问心,有些觉得还是要保学校,顺势就去了。还有些会回归理性。觉得拿到了ucl的offer,也算自证过了。但未来长期可能更看就业,有些核心专业还是得去入读,需要继续考证,于是就把ucl放下了。
尤其是去英国读本的学生,会更倾向于专业优先。硕士的学生很多节操会低点,选择学校为主。会放弃很多。
每年问心的学生多了,就会造成ucl的accept率一直没你想的那么高,学校要发大量的condition出去,但接受率在G5里面是最低的,这也是为什么ucl的申请季会这么长的原因,很多学校1月底就截止了。但ucl的申请季可能会持续到7月底还在发offer。一直可以加申,一直可以补申,你永远有机会。当然,这对学生来说是好事,自己的机会成本增加了。
UCL这个学校在国内学生的眼中可能就是,申不到是实力问题,是对自己申请季的认可。但申到了,不去,是个人选择的问题。未来后悔不后悔不知道,但申肯定是要去申的。
No.2 Manchester
曼大这个学校对很多中国学生来说也是申请list里面必选的,属于中国学生绕不开的一个学校。无论是读本科的还是读硕士的,只要成绩稍微在线的学生,都会去触碰下这个学校。
曼大说实话在中国留学生的心目中可能学术口碑上在前50学校里面实力不详,但人气一直是最顶的。曼大的名声,尤其是回国就业都是响的。所以这个学校在国内就业其实是有溢价的。
你像澳洲的学校,悉尼这些,虽然qs都拉到前20了,回国就业知名度和曼大都没得比的,都不是对等的。有些学校就是超规的,不是说他排名越好,各方面表现就好。曼大不值是qs方面不错,而且校友力量大,本身学校规模大,收国际学生多,有需要创收,外加申请门槛差异化。也有很多缝合课程和水课程提供给背景稍弱的学生。强势专业依旧有,工科和商科甚至计算机等方方面面都很顶。
所以,对于成绩不是那么学霸,也不属于学渣范畴,成绩在中等偏上区间的学生来说,曼大就是他能去的最上限学校。申肯定是要申的,而且要多申,可能一个学校就要申三个专业以上了,命中率还不一定高。可能申好几个都全军覆没,也可能被其中一个捞。
但申请总归是要申的,不可能放弃的。申到了,不想去的每年也很多的,不想去,有的是因为联合申请的,可能香港也有offer了,还有些和ucl一个原因,觉得还是专业重要,曼大有些专业的确也太偏了。压根就不知道能学到啥东西的。
No.3 Bristol
布里斯托这个学校也是个老备胎学校,在申请量暴涨的那几年里面,这个学校热度尤其高。因为冲好学校都没安全感,需要靠布里斯托挽尊。拿到保底offer后,才有那么一丝丝安全感,之后才可以更主动去冲更好的学校。Bristol这个学校对中国留子来说就是《留学生论兜底的意义和重要性》。
当然,也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资格拿Bristol保底的,毕竟人家有list要求。这个要求也很吸引背景稍微好点的学生,因为这属于学校帮你进一步筛选更好的学生。你会有一种莫名其妙地被选中的优越感,这种感觉也是布里斯托会有更高人气的原因。
外加Bristol本身在英国的reputation也不错,qs排名上也是G5+王曼爱这些学校里面最猛的一个。学校属性上来说也是在一个断层衔接点上。上接qs前50,往下又高于第四梯队的格拉和伯明翰之流。属于中间带学校。
就像前面说的,Bristol这个学校的性质就是备胎学校,很多学生拿来兜底的。的确每年很多学生拿到这个兜底offer之后,后面会下其他更好offer,比如kcl或ucl这些的,他们可能就换学校了。接受率方面的确也不高,所以学校很急,会限制你时间申请,你拿到offer后会催你交押金,就怕你占着茅坑不作为。
总了个结:以上三个学校,是我观察下来,大多留学生申请list里面必收藏的三个学校。不申好像缺了点什么,申到了是可以证明自己实力的。至于最终去不去,那得扔硬币,得四处问人,得各种看帖子,然后在某一天的某一刻,就突然做了决定。还是不去了吧,但凡拧巴纠结要选哪一个学校的,基本后面很大概率都会把之前想去的那个学校给推翻掉。
一直坚定去选这些学校的,不会纠结的,拿到offer会巨开心,直接交押金占位。然后开始准备住宿什么的,没想过要withdraw或其他的。犹豫一秒都是对梦校的不尊重。当然,这几个学校也的确很多这种忠诚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