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顺眼请点个关注~高频率更新中外历史故事,供君解闷~
五胡十六国时期,天下战争频繁,出现了许多猛将和名将,不考虑那一帮子战场杀出来的皇帝,只说北方的话,天下第一名将毫无疑问是慕容恪,一生百战不败,为慕容氏打下了偌大的江山;而北方汉人的第一名将,则应该是数次以少胜多,几乎一己之力让前凉得以延续的谢艾。
慕容恪的战场主要在中原,谢艾的战场则是在西北,两人一生没什么交集,但有一个人,却跟这二位“第一名将”都在战场上掰过腕子,那就是后赵的猛将麻秋。
麻秋是羯族人,早年的经历不详,有笔记称前朝攻破长安时,麻秋曾领着数十名骑兵突入城中,毫不留情的斩杀乱军和百姓数百人,得以受封为校尉。
石虎与前赵大将刘岳的一次交锋中,麻秋引骑兵突袭,他一马当先,直入前赵一名将领的大营,在前赵士兵措手不及时,砍下了前赵将领的首级。石虎查验首级时,注意到麻秋"目有赤脉贯瞳,言谈间筋肉颤动",一看就是个性情凶狠残忍之辈,正中石虎的胃口。石虎当即提拔麻秋为帐下督,当成了自己的亲信。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战以石虎的胜利告终,石虎坑杀了刘岳手下士兵近万人,以事实证明麻秋的凶狠跟他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330年,石勒自称大赵天王,建立后赵,以石弘为太子,石虎则被封为太尉兼尚书令。石虎对此极为不满,认为后赵的天下都是他打的,凭啥要让“黄口小儿”做太子。
石勒没两年就病死了,临死前,他的遗诏中还嘱咐自己的儿子们要吸取司马家的教训,不要自相残杀,并希望石虎能学习周公,好生辅佐新皇帝。
然而,石虎才不管那么多,前脚石勒病死,后脚石虎就挟持了石弘,诛杀一干不服从自己的大臣后,让石弘登基,石虎自己为魏王、丞相、加九锡,完全是昔年曹操的操作流程。
其他的石室宗族有不少都起兵反对石虎专权,其中镇守关中的石生自称秦州刺史,派人向东晋求援,关中氐族首领蒲洪自称雍州刺史,归附前凉的张骏。
333年,石虎亲自领兵向西攻打石生,并提拔麻秋为将军,讨伐蒲洪。麻秋初次独自领兵,表现得相当出色,压制住了地头蛇蒲洪,等到另一边的战场以石生被杀告一段落,蒲洪也彻底没了斗志,领着两万户手下投降了麻秋。
随后几年,麻秋跟着石虎,夺取了后赵的皇位,又眼看着石虎父子相争,杀死了皇太子石邃。
338年,前燕开国皇帝慕容皝向后赵称臣,希望能得到后赵的援助,一起攻打盘踞在幽州的段部鲜卑首领段辽,慕容皝承诺会派出全国兵马攻打段辽,并让自己的兄弟去后赵做人质。
石虎同意了慕容皝的请求,于次年调动大军直扑幽州。
段辽完全不是石虎的对手,被打得节节败退,他手下的左右长史见胜利无望,索性向石虎投降,段辽丢了老巢,引着万余名残兵试图逃走。
石虎命麻秋领轻骑兵两万追杀段辽,麻秋在密云山追上了段辽,双方一场恶战,麻秋大获全胜,俘获了段辽的家眷,斩首三千余,段辽几乎是单人独骑逃出战场,向后赵投降。
这时的慕容皝偷偷发兵,攫取了幽州全部的民众和牲畜。石虎本来就不满于慕容皝没有配合他一起攻打段辽,现在又发现自己大军出动,却没拿到地盘和好处,不由得勃然大怒,当即与慕容皝翻脸,引军攻打前燕。
后赵的攻势开始非常迅猛,一口气拿下了前燕三十余座城池,到338年5月,大军径直杀到了前燕首都棘城城下。麻秋奉命攻打西门,他再一次展示了自己跟石虎的相似点,麻秋征发了周边百姓上万人,要求百姓背负柴草或者泥土,顶着城头的箭矢,去填护城河。守军自然不敢放任护城河被填,乱箭之下,百姓惨叫之声不绝于耳,想要后退逃跑,又被麻秋安排的督战队当场砍杀。
短短几日,棘城西门外"尸与堑平,血浸夯土",连后赵士兵都有些不忍目睹。
因粮草不济,石虎攻城半月后,下令撤兵。慕容皝命儿子慕容恪领两千骑兵出城,慕容恪看到后赵撤兵时队列不整,果断发起进攻,后赵军狼狈而走,数百人被斩首。
虽然石虎撤走,但他对前燕的怨念没有消失,任命麻秋为征东将军,继续领兵待在东北,窥伺战机。
338年12月,躲在密云山的段辽琢磨着前燕似乎在东北的话语权更强,便暗中派人与慕容皝勾结,二人商量了一通后,段辽再次遣人到中原,表示愿意离开密云山,彻底归附后赵,但他怕慕容皝趁机袭击,请求石虎发兵来接应。
正在东北的麻秋领了这项任务,石虎对段辽不怎么信任,特地派人嘱咐麻秋:“受降跟迎敌一样,不得轻视。”可麻秋却不怎么把段辽放在眼里,大摇大摆的带兵进入密云山,结果一头栽进了慕容恪的埋伏圈,慕容恪引七千骑兵大杀一通,麻秋惨败,三万兵马只逃出来几千人,麻秋自己的战马都被杀死,徒步逃回中原。麻秋对上未来的“天下第一名将”,以惨败而告终。
石虎接到麻秋的败报,气的把刚吃进嘴的食物都吐了出来,将麻秋狠狠骂了一通,革除了他的官职和爵位。
可能是杀星间的“惺惺相惜”,石虎很快又给了麻秋一些兵马,让他去骚扰前燕。麻秋往后数年在辽东转战,他知道自己兵力和个人能力都逊色于前燕,便采取了残暴的袭扰战术,数次将俘虏的百姓"尽剜目断舌,纵归燕境",以至于前燕境内出现了一首民谣:"麻胡来,寨门开,爷娘肠断无处埋"。
346年,麻秋再次得到启用,被任命为凉州刺史,负责对前凉的战争。他带兵杀入前凉境内,屡战屡胜,杀得前凉人心震动,恐慌不安。前凉君主张重华以裴恒为大将,率国中所有兵马迎击,裴恒不敢与麻秋野战,屯兵广武,拼命修建营垒,试图拖延时间,让后赵大军吃光粮草自行撤兵。
但这种操作也极大的耗损了前凉的国力,张重华不得不选择搏一把,任命之前完全没有什么表现的书生谢艾为将军,去攻打麻秋。谢艾只带了五千兵马发动突袭,后赵军中连战连胜,士气骄横,没想到前凉敢反击,结果被谢艾杀得节节败退,数千人被斩首,麻秋狼狈的带兵撤退。
不过后赵的国力远胜于前凉,一次失利不足以动摇后赵对前凉的觊觎。麻秋很快发起反击,攻破了前凉的金城和大夏等城池。金城县令自杀而死,宛戍都尉也自刎而亡,麻秋这时却一改之前的残暴作风,赞叹这些人是义士,下令厚葬。
347年4月,麻秋的大军杀到了前凉重镇枹罕,以数万大军将城池团团围住,日夜猛攻不休。他甚至下令将阵亡者尸体混合石灰夯实,当成攻城的阶梯,最高处达城墙三分之二高度,后赵军一度攻上了城头,被前凉士兵拼死击退。
面对麻秋,张重华再次启用了谢艾。谢艾引兵三万人,坐着轻车,戴着白色帽子,穿着便衣,直抵两军阵前。麻秋大怒,说区区一个书生,居然敢轻视他,就喝令麾下三千精锐纵马突袭。
前凉将领们都大为惊慌,劝说谢艾暂避锋芒,谢艾不仅不听,还下了车,坐在椅子上指挥战斗。主将沉稳,前凉将士们的士气也稳住了,反而是后赵兵马认为对方必有埋伏,踟蹰着不敢攻击。谢艾趁机调派一路兵马,走小路绕到后赵军后方,大造声势。后赵军大惊,军心动荡,谢艾趁势猛攻,大败后赵兵马,斩杀后赵将领数人,后赵士兵万余人。麻秋第二次败在谢艾手中,凄凄惨惨逃回了大夏。
347年7月,得到后方增援的麻秋,再次渡过黄河,进入前凉境内。当麻秋和谢艾再次于战场对决,胜利的天平依然是稳稳的倒向了谢艾一侧,麻秋大败,逃回金城。
凭借三次以少胜多,谢艾挽救了前凉的国祚,也成为当时北方的头号汉人大将。
不过,麻秋打不过谢艾,打别人还是没有问题。前凉后方的胡人叛乱,谢艾奉命带兵回头讨伐,麻秋趁机出兵,再次攻打枹罕。张重华紧急调派数路援军救援,却一一折在麻秋手下,数千人被斩首,麻秋好歹是出了一口恶气。
枹罕守军几乎每天都要看到自家援军的人头,心态崩了,顶不住麻秋的猛攻,只好投降。
至此,前凉黄河以南的地盘尽归后赵所有,但麻秋也不敢再往前一步,生怕招惹上老对头谢艾。前凉和后赵便以黄河为界,暂时安稳下来。
348年,石虎家中再次骨肉相残,太子石宣杀死了石虎宠爱的幼子石韬,石虎给石韬报仇,杀死了石宣,以及石宣的妻儿九人。这还不算,石虎又将石宣的随从亲信三百余人车裂后扔进河水,将东宫卫士一万多人流放凉州。
349年,石虎正式称帝,大赦天下,却没有赦免被流放凉州的前东宫卫士。这帮士兵心怀怨恨,便在一名叫梁犊的军官率领下,起兵造反。能选上东宫卫士的,都颇为勇武,此时又是怀恨作战,战斗力极强,他们击败了几路后赵的镇压兵马,攻破了荥阳和陈留等地。
石虎以儿子石斌为主帅,集结重兵前去镇压,就在凉州的麻秋也奉命带兵前去平叛。东宫卫士兵力不足,顶不住石斌的猛攻,最后在荥阳城外被彻底击溃。麻秋攻破荥阳后,放开手杀人,试图震慑四方,他"立签筒于市,民过者抽签,得黑签即斩。积首于宣阳门,与女墙齐。"也就是用抽签的方法,将抽到黑签的百姓统统杀死,首级堆积起来,比人还要高。
在石斌和麻秋等人的杀戮下,荥阳"白骨曝野,豺狼昼行",昔日里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的富饶城池,几乎化作一座空城。
349年,石虎病死,后赵的朝廷顿时乱成一团,几名宗室开始争夺皇位和权势。太子石世即位,刘太后和大将军张豺合起伙来,除掉了威望甚高的石斌,这个操作激反了领兵在外的石遵,石遵以石虎的养孙石闵为先锋,带兵直扑邺城。张豺不是石闵的对手,邺城中也没有人愿意替刘太后卖命,石遵的大军轻易进入邺城后,诛灭张豺三族,废掉了即位仅三十三天的石世,自立为帝。
沛王石冲不满于石遵弑杀皇帝的行为,起兵造反,被石闵击败,石冲被赐死。
乐平王石苞则谋划着拉起关中兵马攻打邺城,但关中上下都觉得石苞贪婪残暴,缺乏能力,索性就联络了东晋,东晋派遣梁州刺史司马勋兴兵北上,接连攻克了多座城池,兵锋距离长安仅不到二百里。
石苞没辙,只好任命手底下最能打的大将麻秋出马,抵抗司马勋。虽然司马勋拥兵五万余,却在麻秋的猛攻之下,难以逼近长安,便在悬钩扎下三十多座营寨,与麻秋对峙。
得知关中的情况,石遵立即命将军王朗带着两万轻骑兵,以讨伐司马勋的名义,突入关中。司马勋自觉不是麻秋和王朗联军的对手,放弃了悬钩,退回梁州。王朗进入长安,顺势拿下了石苞,将他送回邺城关押。
关中动乱期间,后赵的朝堂再次爆发内乱,349年11月。掌握大权的大将军石闵突然发难,废黜了即位一百八十三天的石遵,另立石虎的儿子石鉴即位。石鉴不甘心做傀儡,当年12月,他召集了一帮亲信,试图杀死石闵,消息走漏,宫中大为动荡,石鉴惊恐之下,为避免石闵怪罪,先动手杀死了同党。
这时,石闵已然有了自己当皇帝的想法,他于350年正月,宣布改国号为“卫”,改皇帝的姓氏为“李”。这一番操作直接让忠于后赵的大臣们尽数背叛,大批大臣投奔去了镇守襄国的石祗。
350年正月,关中战事平息,麻秋和王朗带兵要前往洛阳听命。石闵认为王朗是石遵的忠臣,担心他造反,便遣人送信给麻秋。麻秋听从了石闵的命令,于军中动手,击杀了王朗的亲信部队千余人,王朗在混乱中逃生,也投奔了襄国。
大规模杀死自己人的行为,让军心士气大为动荡,之前从后赵投奔东晋,被东晋封为“氐王”的符洪见到机会,发兵袭击,大破后赵兵马,麻秋被俘后,投降了符洪。符洪颇为重视麻秋的本领,任命他为军师将军。
350年二月,石闵废除石鉴,将石虎子孙三十八人尽数杀死,恢复了自己的“冉”姓,自立为天王,国号大魏。
或许是看到曾经同在军中为将的冉闵居然也能做天王,麻秋暗戳戳起了心思,他建议符洪不要掺和中原混战,先去攻打关中,得到符洪的信任后,麻秋利用酒宴的机会,给符洪下毒,想要吞并符洪的兵马,自己盘踞关中为王。
符洪中毒身亡,其子符健察觉到麻秋的阴谋,引军攻入麻秋的府邸,将麻秋杀死。
数月后,符健按照符洪生前与麻秋的规划,入主关中,建立前秦政权,追符洪为皇帝。前秦在乱世中不断强盛,一度统一北方,有并吞天下的势头。
麻秋征战天下近三十年,虽然号称名将,但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却是“败给慕容恪”、“败给谢艾”、“毒死符洪”和“被符健所杀”。他先后跟当时第一名将慕容恪、汉人第一名将谢艾交锋,之后又毒死了前秦的开国皇帝,也算是颇具传奇色彩的“背景板”。
麻秋生性残暴狠毒,据《太平广记》记载,“后赵石勒将麻秋者,太原胡人也,性虓险鸩毒。有儿啼,母辄恐之麻胡来,啼声绝。至今以为故事。”据说直到近代,晋西北地区仍有老百姓用“麻胡”的名头来吓唬小孩子。
另外,在民间传说中,麻秋曾经奉命筑造城池,他强迫百姓昼夜不息的干活,每天要做到公鸡报晓,才能歇息一小会,百姓们苦不堪言。麻秋有个女儿,人称“麻姑”,她心地善良,同情受苦的百姓,就模仿鸡叫,引得其他公鸡也都打鸣,百姓们得到了难得的休息时间。
麻秋知道真相后,勃然大怒,要严惩女儿,麻姑就逃进了大山,在一处隐秘的山洞中修炼,最终修炼成仙,是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麻姑娘娘”。
不过在东晋葛洪的《神仙传》中,记载了东汉时期另外一位麻姑娘娘,说自己曾经见过三次东海变成桑田,便是“沧海桑田”的典故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