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法院利用“知识产权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入辖区热闹的集市、街区开展普法宣传,向广大商户、群众普及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图为2024年4月26日,苏仙区法院干警在白露塘市场开展普法宣传。通讯员 肖薇 摄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纽带与桥梁。近年来,郴州法院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司法理念,始终聚焦创新保护,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领域持续用力、多点发力,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4年以来,全市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案件3943件,审结3630件,案件调撤率居全省第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司法服务和有力法治保障。
创新模式
促进知产案件实质化解
“感谢法官耐心细致调解,降低了我们的维权成本,为我们挽回了不少损失。”日前,上海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承办法官苏仙区人民法院自贸片区法庭负责人周瑞表达感谢。
这起案件是苏仙区法院在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导下,运用“诉前保+诉前调+示范性判决”多元解纷模式化解知识产权纠纷的一个缩影。
苏仙区法院是经上级法院批准,作为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下沉的试点法院,即明确为郴州市唯一一家集中管辖全市100万元以下知识产权案件的基层法院。
2024年6月,苏仙区法院陆续收到上述公司起诉的104件商标侵权案件。黄某等网店店主未经授权,销售使用了带有某公司所有商标的产品,侵害了该公司商标专用权。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各被告停止侵害,并赔偿相应损失。
苏仙区法院收到系列案件后,立即对案件情况分析研判,发现案件标的小,事实证据清楚、法律关系明晰,但涉及人数多。在报请对口业务指导庭室——郴州中院民三庭指导后,承办法官采取“诉前保全”方式,在诉前对该批案件采取保全措施,引导双方当事人进入调解程序,并及时指派专门调解员对案件进行专业、高效调解,调解不成功的案件再立案审理。
“实践证明,‘诉前保全+诉前调解’方式,既能降低权利人的维权成本,又能提高系列案件办理效率,是破解‘批量小标的’知识产权系列案化解难题行之有效方式。”苏仙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谢末钢表示。
为促进更多“批量小标的”知识产权纠纷实现快速化解、实质化解,苏仙区法院发挥“以保促调”优势,对30件以上的知识产权系列案采用“诉前保全+诉前调解”的方式进行办理,取得积极效果。2024年以来,该院共调解(含诉前调)、撤诉案件1860件,54.5%知识产权纠纷以调撤方式结案,知识产权纠纷实质性化解成效显著。
多方联动
推动知产纠纷源头治理
“该批案件属于新类型案件,且数量较多、专业性强,我们决定提级管辖,为此类案件作出‘示范性判决’,以便推动更多类案以非诉讼方式化解。”案件承办人郴州中院民三庭副庭长刘军告诉记者。
今年4月9日下午,郴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王雨田带领调研组到苏仙法院围绕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开展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图为调研座谈会现场。通讯员 王晶 摄
在原告某公司与被告某超市侵害商标权纠纷系列案中,郴州中院为打造“示范性判决”,主动担当,在报请省高院同意后,决定提级审理该系列案的部分案件。
之后,苏仙区法院参照“示范性判决”的裁判规则妥善处理了剩余的百余件案件,均实现息诉服判,无一上诉,达成“审理一案、指引一类”的社会效果。
建立知识产权案件提级管辖制度是郴州两级法院强化上下联动的又一创新实践。通过对部分法律关系复杂、社会影响较大的新型疑难知识产权案件进行提级审理,依托中院专业化审判资源和成熟审判经验形成“示范性判决”,为同类案件提供明确的裁判指引,提升知识产权案件的审判质量、效率和公信力。
2024年以来,郴州中院分两批共提级管辖知识产权新类型、疑难复杂案件100件,涉及南孚电池、雅戈尔、恒源祥等品牌,通过“提级管辖+示范性判决”机制,推动实现知识产权纠纷裁判的规范性与公信力明显提升。
知识产权保护不是“独角戏”,需要多方协同唱好“合奏曲”。
“只有府院联动,行业才能真正实现合法有序的繁荣,我代表协会和权利人衷心感谢您!”今年4月23日,中国音集协湖南办事处负责人徐卓向郴州中院民三庭庭长李虹发来感谢信息。
在强化法院内部上下联动的同时,郴州法院不断拓宽横向联动,积极引入市场监督管理、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行业协会、高等院校(湘南学院)、人民调解组织力量参与到知识产权案件研讨及诉前调解工作中来,在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方面同频共振,凝聚起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大合力。
近年来,郴州法院持续加强司法与行政衔接协作,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印发多份知识产权保护协同联动文件,对知识产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件实行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并切实发挥人民法院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推动、参与、规范和保障作用,有效提升纠纷化解的整体效果。
以案释法
不断延伸知识产权司法服务
“企业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主力军,你们更应该遵守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2024年12月,苏仙区法院自贸片区法庭法官郑志平在园区某公司现场调查时,向企业负责人普及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知识。
该公司经营的网店因使用某知名商标文字作为商品标题,涉嫌侵权被起诉。经法官多次释法说理,企业负责人意识到,利用知名商标文字吸引流量的行为损害了商标所有者权益,破坏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这是苏仙区法院线下普及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的鲜活案例。
近年来,郴州法院全方位延伸知识产权司法服务,采用“线上+线下”模式开展知识产权普法宣传,取得良好效果。
苏仙区法院自贸片区法庭负责人周瑞深度运用郴州中院在全国首创的“案件审理、监管、评查五步法”。通过“示范性调判”机制一揽子化解了全市首批域名侵权案件。图为今年2月6日,该批系列案中的一起典型案例被告向自贸区法庭送锦旗。通讯员 何慧萍 摄
今年4月22日,郴州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以“加强音乐版权保护 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为主题开展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日活动,并在活动上采用郴州中院2024年入选全省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音集协案例)作为宣讲素材,进一步统一了音乐版权行业组织、市场监管部门、行政执法部门的认识,推动版权、商标行政与司法标准的统一。
与此同时,法官们走进园区企业,了解创新主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痛点难点问题,针对性提供法律咨询、纠纷化解等服务,打好知识产权普法宣传组合拳,将知识产权保护的普法工作延伸到创新创造的最小单元、最微网格。
2024年以来,郴州法院走访园区企业30余次,现场解答企业涉知识产权诉求50余件。此外,通过到集市街区设置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向广大商户普及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引导其合法合规经营。同时,联合主流纸媒、电视媒体,举办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增强群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良好的法治环境是科技创新发展最好的土壤。郴州法院将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以高水平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为郴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国家创新示范区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和有力法治保障。”郴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王雨田说。
来源:湖南法治报(文/全媒体见习记者 刘建军 通讯员 何伦波 王晶)
一审:米露嘉
二审:陈佳婧
三审:杨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