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军事将领。其中,刘伯承元帅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风范,在我军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刘伯承元帅一生最佩服的两个将领,一位是开国元帅徐向前,另一位则是粟裕大将。



徐向前元帅,祖籍山西。他原本是一位小学老师,在国家动荡不安之际,毅然弃笔从戎。在黄埔军校时,他并不出众,但后来加入共产党,参加了广州起义。在鄂豫皖地区,徐向前担任副师长,逐渐将队伍壮大,在当地树立了极高的威信。

红四军成立后,徐向前担任总指挥。在他的带领下,红四军打了许多胜仗,队伍也不断壮大。他指挥的三场战役,歼灭了十几万国民党军。抗日战争时期,徐向前担任 129 师副师长,与刘伯承搭班子。他们带领 129 师,打响了响堂铺战役、孙祖战役等。抗战快结束时,徐向前成为抗日大学的校长。抗日结束后,他又担任军区第一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徐向前元帅的战场在山西,他指挥了多场战役,先后解放了山西众多城市。当时,徐帅手下的部队大多是新入伍的士兵,但他依然能带领他们取得胜利。



徐向前元帅在发展部队方面极为擅长。无论是红军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他都能将寥寥无几的部队发展成规模庞大的武装力量。在鄂豫皖时,红四方面军从 4.5 万人左右,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发展到 8 万多人马。在陕北,红四军也是武装力量最大的一支部队。抗日战争时期,徐向前担任八路军一纵队司令员,一纵队人马近 10 万,而当时八路军总人数不过二三十万。此外,徐帅还很擅长培养干部,解放战争时期很多纵队司令员都来自红四军,如许世友、徐东海、王近山等将领。徐向前元帅擅长打以少胜多的战役,善于运用各种战术,将一场场歼敌战打成经典战役,他被授予元帅之职实至名归。

刘伯承元帅佩服的另一位将领是粟裕大将。粟裕大将参加了南昌起义,后来同朱老总一起上了井冈山。红军时期,粟裕名气不大,职位也不高。抗日战争时期,粟裕指挥车桥战役后开始慢慢出名,真正名声大噪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经过多次战役的积累,粟裕在解放战争中将自己的指挥才能发挥到极致。



粟裕经常打以少胜多的战役。苏中战役时,他率领 3 万人马对战敌军 12 万,在兵力悬殊几倍的情况下取得胜利,令人佩服不已。孟良崮战役中,粟裕歼灭敌人整编 74 师,击杀师长张灵甫,当时情况十分惊险,国军援助部队就在附近,但粟裕依然险中求胜。淮海战役时,粟裕指挥部队消灭敌人 60 多万人马,立下首功。在整个解放时期,粟裕所指挥的部队歼灭了 200 多万敌军,是所有部队中消灭敌人最多的。

在这里,我们不妨插入一个历史案例。在古代,韩信起初也不被人看好,但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楚汉战争中屡立战功。他带领少数兵力,多次战胜强大的敌人,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汗马功劳。徐向前元帅和粟裕大将就如同韩信一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勇气,为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徐向前元帅和粟裕大将,他们都是我军最会打仗的将领,他们的功绩和才能得到了刘伯承元帅的高度认可和佩服。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后人,让我们铭记他们为国家和民族所做出的奉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