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印度和巴基斯坦对峙的局面逐步升级,恐怕南亚已经站在了核战争的边缘。4月25日,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赫瓦贾·穆罕默德·阿西夫发出严厉警告,称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间的冲突可能升级为核对抗,并呼吁国际社会关注这一危险局势。这一表态是在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恐怖袭击后,印度对巴基斯坦采取一系列强硬措施(包括暂停签证、关闭贸易通道、驱逐外交官等)的背景下做出的。





而且我们注意到巴基斯坦随即宣布反制措施,包括对印度关闭领空、暂停贸易,并警告任何对《印度河河水条约》的破坏将被视为“战争行为”。

此次冲突的严重性在于,印巴均为拥核国家,且双方均未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巴基斯坦国防部长的表态,显然是在向印度和国际社会传递一个信号:巴基斯坦不惧印度的军事威胁,并具备核反击能力。



那么,我们不得不提出核战争的可能性:但专家看法不一。尽管巴基斯坦防长警告核对抗风险,但专家对印巴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存在分歧。2019年的一份分析曾指出,印巴核战争的可能性较低,因为核武器本身具有威慑作用,双方均不愿承担全面战争的代价。然而,2025年的局势与2019年已有显著不同——印巴关系进一步恶化,双方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对立加剧,且印度近期采取的措施极具挑衅性。



然而,一旦印巴两国真的爆发核战争,那无异于是地区灾难,甚至是人类灾难。美国2019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曾模拟印巴核战后果,指出若双方动用100枚核弹头,可能导致1亿人立即死亡,并引发全球气候灾难。这一研究虽基于假设,但足以说明核战争的毁灭性。目前,印巴各自拥有约200枚核弹头,且巴基斯坦的战术核武器(如空射巡航导弹)部署使其在局部冲突中更具灵活性。



那么,巴基斯坦所表现出来的核威慑是否有效呢?巴基斯坦空军近年来积极强化核打击能力,除传统弹道导弹外,还重点发展空基核威慑。2022年,巴基斯坦从中国引进歼-10CE战斗机,并高调展示其挂载PL-15远程空空导弹的能力。巴基斯坦前空军参谋长扎希尔·艾哈迈德·巴巴尔曾透露,部分歼-10CE可能被赋予核打击任务,与JF-17枭龙战斗机配合,对抗印度空军的“阵风”战机。



从技术角度看,歼-10CE具备较强的武器挂载能力,其机腹中线可加装错列双联挂架,最多可携带6枚中距弹。若改装为核巡航导弹(如巴基斯坦自研的RAAD导弹),理论上可执行战术核打击任务。不过,目前尚无公开证据表明歼-10CE已实际搭载核武器,巴基斯坦官方也未正式确认这一能力。



从当前来看印巴军事博弈:谁更占优?印度在常规军力上占据优势,尤其是陆军规模和海军力量远超巴基斯坦。然而,巴基斯坦通过发展战术核武器和先进战机(如歼-10CE),试图在不对称作战中抵消印度的优势。印度近年来虽引进“阵风”战机,但在五代机领域进展缓慢,而巴基斯坦若未来获得中国外贸型隐身战机(如FC-31),可能进一步改变地区平衡。



对于国际社会来说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是调停还是旁观?巴基斯坦防长呼吁美国介入调解,但目前美国并未表现出强烈干预意愿。历史上,印巴危机曾多次因外部调停而缓和,但此次冲突的背景更为复杂,涉及恐怖主义、水资源争端和核威慑升级。若局势失控,国际社会或将被迫介入,以避免灾难性后果。可问题是美国派出了运输机降落印度,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表明了美国的立场。



因此:南亚站在战争与和平的十字路口。印巴冲突的升级令人担忧,核对抗的风险虽非迫在眉睫,但绝非危言耸听。巴基斯坦的歼-10CE是否具备核打击能力尚待证实,但其军事现代化无疑增强了威慑力。未来局势取决于印度的下一步行动、巴基斯坦的应对策略,以及国际社会能否有效斡旋。若双方继续以强硬姿态对峙,南亚可能滑向不可预测的深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