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路街道调委会的人民调解员滕略菊,多年如一日地坚守在人民调解窗口“第一线”。在日常工作中,她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饱含热情地为解决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
在长宁区调解员队伍中,滕略菊早已收获了知名度和影响力,她既是上海市首席(一级)人民调解员,是行业内公认的能手,更是居民遇到困难时想到的第一人。2024年5月,滕略菊喜获了“上海市优秀人民调解员”;今年3月,她又荣获“2024年上海市‘三所联动’工作成绩突出个人”。
“一般来说,居民主动‘找上门’的调解案件,往往错综复杂,即便面对面沟通,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此,人民调解员需要带着责任心、公正心,耐心、细心地开展工作。”滕略菊快人快语,洒脱的性格促使她常以“单刀直入”的方式调解矛盾纠纷,不拖泥带水。
既要做到爽气,又要讲究方式,面对不同类型的纠纷,滕略菊会及时调整思路、更换调解方法,对当事人以诚相待,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为他们着想,做到对症下药。
前段时间,一位高龄老人在出入小区时,不慎被车辆进出道闸栏杆门碰倒摔伤。当时,老人家属希望能够获得相应的赔偿,遂找到了滕略菊。
为了还原事情原委,滕略菊多次走访事发小区、探清缘由,为多方搭建沟通平台打下坚实基础。经过一个多月的数轮调解,双方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愿意共同承担事故的责任并达成和解。没想到,调解结束后,老人家属制作了一面锦旗找到了滕略菊表达谢意。
面对这一份份荣誉和赞美,滕略菊总是淡然处之。她说,自己非常热爱人民调解工作,为居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她很有成就感。
每天奔走在天山辖区的大街小巷和各大商圈,调处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滕略菊忙碌且收获着。
如今,滕略菊还担任着“蓝风铃”护老服务站法律服务队队长,为辖区老人默默奉献,提供力所能及的法律服务。她说,人民调解员就像“和事佬”,也是社区和谐的关键“因子”,找准调解纠纷的切入点,依法依规开展调解,大事化小,才能筑牢社区安全稳定的“第一道屏障”。
据了解,近年来,滕略菊所在的天山社区和健调解中心已参与调处多起群体性矛盾纠纷、数百起相邻纠纷,调解成功的案件总数在全区遥遥领先。
深耕矛盾纠纷化解领域近20载,滕略菊放弃了很多休息时间,即便是周末,只要居民有需要,她都会主动上门调解,她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也感动了不少调解对象。
“需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在持续积累调解经验的同时,进一步打造过硬的业务素质。”一有空闲,滕略菊就会抓紧时间学习政策法规,不断夯实法律基础。
近一年多,随着“三所联动”机制进一步在社区里发挥作用,滕略菊和民警、律师成为了社区矛盾纠纷调解的“黄金搭档”。滕略菊说,人民调解员具有亲和力,熟悉社区情况更是优势,可以用居民听得懂的“大白话”宣传法律法规,更方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守牢矛盾纠纷化解的“第一道防线”。
“在调解过程中,我愿意多听、多问、多想,当事人来干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我能为他做什么、怎么做,都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滕略菊表示,她十分热爱人民调解工作,今后,也将初心不改,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遵循社会公德、依法依规做好每一次的调解工作。
图片来源于长宁区司法局
撰稿:闫 漫
编辑:竺嘉茹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