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古田凤埔乡峦龙村,一座藏在大山深处的古村落,村里保留着古老的商贸驿道,明清古民居数十栋,全村人都姓周,是周敦颐后裔。





周敦颐就是那篇著名的《爱莲说》的作者,以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流传于世,周敦颐号濂溪先生,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湖南道州(今湖南道县)人。



周敦颐的后裔数量庞大,分布很广,名人也很多。与道县相邻的广西富川境内有几个古村落也是周敦颐后裔的聚居地,此外,在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省内都有周氏后裔定居,如鲁迅、周总理等都是周敦颐后裔。





古田栾龙村周氏始祖是在明成化三年(公元1647年),迁徙到此处的。栾龙村也是一块风水宝地,这里的地形有“五马落槽水流西”“两象交牙溪九曲”之说,适合居住,能保佑子孙世代福佑。





周敦颐的后裔无论定居在哪里,都保留着他的优良传统,勤耕古读,尊儒贤达,兴业广济。栾龙村几百年来就有“耕读人家”的美誉,文风兴盛,人才辈出,村里至今还保留有清代皇帝御赐的耕读人家牌匾。





栾龙村明清时期出过不少举人、秀才,古代至近代做官的不少,村里有多座官宦大宅都是周氏名人故居,建筑规模宏大,工艺精湛。上图这栋是举人周懿光故居,经历了二三百年风雨,依然能窥见豪宅当年的气派、考究。



一座只剩部分高墙和大门的老宅,院内的房屋都已经坍塌,青砖砌成的门楼虽然斑驳陈旧,但精美的雕花,对称布局的极致还是让人能联想到当年主人建造时的心境,从门框的楹联能看出主人曾经在朝为官,而且是文官。





村里巷道幽深,每一家都互相连通,门内有门,因为是一个家族,每座大宅之间既是敞开的,又是可以封闭的,不影响相互亲密走动,又各有私密空间,在古代时局不稳定时还能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建筑布局异常精巧。



一条古驿道贯穿全村,出入口曾经都有城门,旁边的石碑立于清代道光年间,上面记录的是村里修葺驿道和防御设施的事情,主要是当时的出资人、修建者等。



栾龙村的祠堂——周氏宗祠。



峦龙村生态环境优良,天然资源得天独厚,最适宜种植茶叶,村子周围有1500亩有机茶园,还有各种名贵花木,进入春天,漫山遍野鲜花盛开,配上翠绿的茶园,景色绝美,成为附近市民体验采茶、休闲游玩的首选目的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