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把泸州“龙透关”错叫成“龙头关”,可别小看这一字之差!意思可差远了。泸州龙透关的之所以叫龙透关,在泸州的城市脉络里,龙透关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历史明珠。它北濒沱江,南抵长江 ,如一神臂雄锁两江,是古代从陆路入城的必由之路,地理位置极其险要,战略意义重大,也因此享有“川南第一雄关”的美誉。
《泸县志》云:“蜀汉诸葛亮依山势为城,蜿蜒曲折,以两江岸边为起止,长数华里,名曰龙透关。”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巩固蜀汉政权,在此依山傍水修筑关隘。因其走势犹如巨龙穿透两江,故而得名“龙透关” ,全国再无重名。
现存古龙透关为清同治二年(1863年)重建,长3.5公里,设有3个烽火台与两道关门,分别是大关门和小关门。大关门便是如今我们所说的龙透关所在地,而小关门位于现今泸州市江阳区南城三道桥附近。在往昔,小关门同样肩负着守护泸州城的重任,与大关门遥相呼应,共同构建起泸州城陆路防御的重要防线。
朋友们!今天必须唠透泸州龙透关这段“神仙打架”的历史!这里藏着刘伯承元帅最生猛的传奇,每一块城砖都沾着热血,每一道弹痕都在喊“硬核”!
一、总指挥有多牛?直接给军阀“洗脑”!
1926年,34岁的刘伯承刚从苏联“留学”归来,就接下“国民革命军川军各路总指挥”的重任!当时中共重庆地委组了个“王炸天团”——杨闇公、朱德、刘伯承,直接拍板让他统管泸州、顺庆、合川三地起义。他把指挥部设在顺庆果山公园,亲自给各路司令发“委任状”,连起义军番号都是他定的!
最绝的是,他竟敢潜伏进军阀窝!和袁品文、陈兰亭这些吴佩孚旧部称兄道弟,花三个月把他们从敌军变成战友!这种“刀尖上跳舞”的操作,后来南昌起义当参谋长时又秀了一把!
二、8000对10万!这仗怎么打?
起义军拢共才8000人,精锐还不到5000,而四川军阀刘湘、赖心辉、刘文辉凑了10万大军!围攻泸州的就有3万,顺庆那边也来了1.5万,妥妥的“蚂蚁扛大象”!
但刘伯承可不是吃素的!他把龙透关城墙凿成三层“死亡射击口”,底层藏机枪、中层架步枪、顶层放观察哨;还在沱江上用木船运弹药,把两江天险变成“水上快递”。更绝的是,他刷出“跟着共产党,穷人有田种!”的大标语,连妇女儿童都被发动起来送弹药、抬伤员!
三、独目将军有多刚?手术72刀不打麻药!
早在1916年,24岁的刘伯承在丰都被子弹打穿右眼。做手术时,德国医生要打麻药,他直接拒绝:“我还要带兵,不能伤脑子!”整整72刀,他抓着皮带一声不吭,术后还淡定报数!1926年起义时,他戴着义眼,绷带缠头,硬是带着兄弟们在龙透关死磕40多天!
四、这场失败的起义,为啥是“神级伏笔”?
泸顺起义虽败,却比南昌起义早了整整8个月!它就是共产党武装斗争的“超难副本”:
✅ 经验宝库:摸索出改造旧军队、发动群众的“通关秘籍”,后来南昌起义直接“抄作业”;
✅ 战略神招:把四川军阀10万兵力死死拖住,北伐军才能顺利拿下武汉;
✅ 人才摇篮:走出刘伯承、朱德、陈毅等6位开国元帅,堪称“元帅孵化器”!
五、龙透关的隐藏彩蛋,看完直呼“绝了”!
✔️ 纪念碑密码:19.26米高 + 12.1米底座,正好是1926年12月1日起义日,两支步枪造型暗藏“枪杆子里出政权”;
✔️ 弹痕博物馆:城墙上5厘米宽的弹孔,全是当年激战的“铁证”;
✔️ 题字传奇:1963年,刘伯承重回故地,写下“龙透关”三字,笔锋里还带着当年的硝烟味!
下次去泸州,别只当龙透关是普通公园!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在诉说着“军神”如何用8000子弟兵,为中国革命撕开一道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