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耿子腾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祁驿 解元利 史歌 洪伊皖

编辑| 介明钢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车展在国家会展中心拉开帷幕。这场全球规模最大的A级车展,吸引了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企业参展,展出面积超36万平方米。与往年不同,本届车展少了些“未来概念”的喧嚣,多了对现实需求的回应:合资车企加速本土化反击,自主品牌集体冲击高端,智能驾驶宣传降温,而低空飞行器与人形机器人则成为车企争抢的“标配”。这场车展,既是汽车产业的转型缩影,也是消费趋势的精准预言。

#车展丨#上海丨#AI


合资车企发起“技术反击战”

“在中国,为中国”已成外资品牌生存法则

在本次上海车展上,合资品牌可谓是大动作频频,一系列的新技术和新战略发布,充分表明合资品牌在面对市场竞争压力时,并未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发力,试图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重新夺回市场份额。这场反击的核心逻辑在于“深度本土化”。奥迪中国总裁温泽岳坦言:“我们的研发团队80%是中国工程师,决策链条比德国总部缩短60%。”


奔驰带来了其全新的电动化平台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升级版本,致力于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重新夺回优势,其展台上的概念车造型前卫,科技感十足,吸引了无数目光。


宝马展台上,全球首发的“超级大脑”智能座舱引发围观——基于阿里巴巴千亿级参数大语言模型定制,不仅能听懂东北方言,还能根据用户心情调节氛围灯,甚至规划“避开高速+找烧烤店”的复杂路线。“2026年沈阳下线的新世代车型,从电子架构到导航功能,100%为中国定制。”宝马董事长齐普策的宣言,直指本土化决心。


大众集团以“史上最大规模”参展,7款全球首发车型中5款专为中国市场开发。其与地平线联合研发的L2++级辅助驾驶系统,针对中国复杂路况实现“老司机式”预判变道,展台上ID.ERA增程式概念车更将德系工艺与中国电池生态链深度融合。

通用汽车旗下别克品牌推出“逍遥”超级架构,支持MPV、SUV、轿车全品类柔性生产,凯迪拉克LYRIQ-V以3.3秒破百的狂暴加速重新定义美式豪华。


上汽奥迪也在展会上大放异彩,其展出的新车型在外观设计上融合了奥迪品牌的经典元素与现代潮流,内饰的精致感和科技氛围营造得恰到好处,彰显出豪华品牌的风范。


长安马自达MAZDA EZ-60的亮相更是引发现场观众的阵阵惊叹,马自达独特的“魂动”设计语言在这款车上得到了全新演绎,流畅的线条与动感的车身姿态完美结合,同时其搭载的全新动力系统,为驾驶者带来了更为出色的操控体验和燃油经济性。


日产汽车展示了其在智能四驱技术和新能源领域的最新成果,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加高效、可靠的出行解决方案。”从雷克萨斯上海超级工厂落地,到本田联合Momenta开发城区NOA,合资品牌正以“中国速度”重构竞争力。


自主品牌“向上突围”

从性价比到技术溢价,国产车进入“价值战”时代


吉利和比亚迪作为自主品牌的领军企业,旗下的众多品牌和车型在展会上大放异彩。吉利带来了多款全新车型,涵盖了轿车、SUV等多个细分市场,其在外观设计上更加贴合年轻消费者审美,内饰的科技感和品质感也大幅提升。


比亚迪则凭借其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展示了新一代的电池技术和高效动力系统,同时旗下的方程豹5参数图片)83家族首次集结亮相,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强大的性能,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选择。


上汽MG携多款新车参展,其车型在智能化配置方面有着诸多亮点,如先进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智能互联系统,为驾驶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的驾驶体验。东风汽车深入实施智能化“跃迁行动”,持续深耕智能化技术。本次车展,东风汽车正式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构建了“一核双基双元”智能化技术体系,以智能新汽车驱动每个用户的梦想。腾势和仰望作为比亚迪旗下的高端品牌,也在展会上展现了不俗的实力,腾势的车型在豪华感和科技感的营造上达到了新的高度,仰望则以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强大的性能表现,吸引了众多高端消费者的关注。


江汽集团基于全球领先的DEFINE平台打造的两款原型车在展会上首发亮相,这一平台的先进性为车型在性能、安全性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与华为合作的超豪华品牌尊界首款车型——尊界S800在江汽展台展示,其融合了华为在智能技术方面的优势,展现出极高的科技含量和豪华品质。此外,瑞风RF8 PHEV、悍途 PHEV等产品也同步亮相,进一步丰富了江汽的产品矩阵。


红旗品牌携金葵花子品牌和天工家族、H家族两大产品序列,共23台展车组成的全新产品阵容参展,无论是从外观设计的庄重大气,还是内饰的精致奢华,都彰显出红旗作为自主豪华品牌的独特魅力,其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布局也逐渐深入,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高品质的选择。


长城汽车更是携旗下哈弗、魏牌新能源、坦克SUV、欧拉、长城炮、长城灵魂摩托六大品牌,近40辆展车闪耀亮相,涵盖了从家用轿车到越野车、摩托车等众多细分市场,展现出长城汽车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


零跑、BJ40、智己和捷途旅行者等自主品牌也在展会上有着出色的发挥,它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不断突破,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优质产品。自主品牌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已经在产品力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从曾经的“性价比之王”向高端化、智能化、品质化迈进,它们的崛起不仅是自身发展的成果,更是中国汽车工业不断进步的有力证明,在未来的汽车市场中,自主品牌必将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智能驾驶看似“克制”但仍“激进”

L3量产的前夜很多厂家跃跃欲试

工信部一纸公告让车展智驾宣传骤然降温。展台上难觅“L4”“无人驾驶”等关键词,取而代之的是“功能边界”“安全冗余”等务实表述。这背后是政策层面对过度营销的纠偏:4月16日闭门会议要求车企明确智驾系统责任划分,严禁将L2包装成“高阶智驾”。


但技术进化并未停滞,只是转入“暗线”。

记者发现,目前明确宣布L3级自动驾驶落地计划的车企名单中,鸿蒙智行的多款车型均基于L3级的自动驾驶能力打造,计划在OTA至ADS4.0时宣布L3落地,这显示了鸿蒙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对未来规划的清晰布局。广汽集团也在加速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化进程,计划在2025年4季度推出L3自动驾驶车型并实现量产上市销售。长安汽车则制定了更为长远的目标,计划在2026年实现全场景L3自动驾驶,2028年实现全场景L4自动驾驶,展现出了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雄心壮志。


上汽集团表示支持L3级量产自动驾驶,为旗下车型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小鹏汽车也在自动驾驶领域持续发力,计划在2025年年内在中国市场实现L3自动驾驶的软件能力和体验,并在2026年规模量产支持L4级别低速场景无人驾驶的车型,不断拓展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场景和边界。极氪在2025年也计划实现L3自动驾驶量产车型的交付,为消费者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出行体验。比亚迪同样计划在2025年实现L3自动驾驶量产车的交付计划,凭借其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深厚积累,有望在自动驾驶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奇瑞则制定了2026年实现量产L3技术上车的目标,不断加大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努力追赶行业领先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几家跨国车企展示了超前的概念车和新车,如奔驰、宝马、凯迪拉克等车企,这些车企的智能辅助驾驶虽然只字不提L3、L4,但其实也已经基本有了量产L3的能力,比如奔驰,其是首个获准在京进行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和L4级自动驾驶上路测试的国际品牌,这意味着L3车型的量产其实并不遥远了。


飞行汽车与人形机器人成“新标配”

车企比拼“未来生态”,噱头还是真需求?


今年车展,低空飞行器和人形机器人展览演示和陪伴上台开发布会,成了部分车厂的标配,为展会增添了诸多亮点和科技感。


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悬停在展台上空,广汽传祺发布可垂直起降的飞行器,奇瑞则推出“空陆两用”概念车,红旗品牌也不甘落后,带来了自己的飞行汽车概念,展现了红旗在探索未来出行领域的前瞻性和创新精神……低空出行赛道拥挤度堪比新势力造车初期。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小鹏机器人IRON以其灵活的动作和智能的交互功能成为展会上的明星,


它在展台上与观众进行互动,展示了小鹏在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方面的成果和实力,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智能生活中的智能助手形象;


上汽荣威展台则是拉来了智元机器人的远征A2“干活”,这款机器人作为“销售顾问”,凭借其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智能的应答系统,为观众详细讲解荣威纯电D6的车辆配置;


在一汽展台,乐聚的夸父机器人更是与一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邱现东同台完成了红旗品牌发布会,这一极具创意的展示形式,不仅为发布会增添了科技感和趣味性,也向外界展示了红旗品牌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应用,奇瑞墨甲机器人Mornine端着咖啡穿梭展台,其搭载的语音大模型可记忆200项车型参数……

当合资品牌放下身段、自主品牌冲击高端、科技概念回归实用,2025上海车展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中国汽车市场的三重跃迁:消费需求从“拥有车”转向“定义出行方式”,产业竞争从“电动化单点突破”转为“智能化系统战役”,全球话语权从“市场换技术”变为“技术定规则”。



2025上海车展今日开幕:自主巨头再开新战线,全球车企齐喊中国化

34万辆背后,河南一季度车市销量 “密码”,你看懂了吗?

扫描进入小程序

第41届春季大河国际车展

2025年4月10日-14日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

深度好文 ▏大河车展 ▏独家评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