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近期,烟叶进入移栽期,走进许昌市建安区桂村乡周沟村烟叶育苗工场,绿油油的烟苗如绿地毯般铺陈,合作社工人穿梭其间,将培育好的烟苗采集、分发、装车,一派忙碌景象。
“为进一步提高育苗质量,许昌市烟草公司建安分公司(简称建安烟草分公司)为我们投资建设育苗大棚,并多次升级改造。今年,4座四联体育苗大棚共育烟苗20000盘,供应桂村乡、艾庄乡等5个乡镇移栽,带动周边群众就业220人次,预计合作社可实现育苗收入15万元。”周沟村党支部书记杨耀新介绍。
驻村帮扶,开启乡村振兴“双向奔赴”
三年前,建安烟草分公司向周沟村派驻驻村第一书记,拉开了党建引领定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的序幕。
“通过与村‘两委’干部座谈、入户走访、实地查看,我全面了解村情民意。周沟村位于桂村乡西北部,有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人口1650人,耕地1560亩,主要经济来源为传统农业种植,收入较低,年轻人多外出务工。”原驻村第一书记秦浩回忆。
结合周沟村实际,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研讨,建安烟草分公司决定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产业扶持,指导该村因地施策发展烟草产业。2022年,周沟村党支部以种植烟叶为突破口,注册成立“建安区祥润农业专业合作社”。
村集体领办合作社,激活产业发展引擎
“合作社成立初期,我们面临诸多困难,比如资金短缺、技术不足、村民信任度不高等问题。但是,在建安烟草分公司支持指导下,我们逐步克服困难,为周沟村的发展带来了新希望。”周沟村党支部书记杨耀新感慨道。
为进一步提升村民收益,在建安烟草分公司的指导下,该合作社吸收村里90%以上村民参股,集中流转村里1560亩土地,常年种烟面积500亩左右,除烟叶种植收入外,合作社还通过提供烟叶育苗、机耕机耙、起垄培土、烟田植保、烟叶采烤、初级分拣等专业化服务获取收益。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让我们种烟叶心里更有底了,还能拿到‘土地流转+年底分红+务工收入’多份收益。”社员屈计增开心地说。
技术指导,赋能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桂村烟站烟技员在桂村乡郅庄村烟田讲解井窖式移栽技术要点。朱占军摄
“我们从烟叶育苗到田间管理、烟叶烘烤、烟叶初级分拣全程为周沟村农业专业合作社提供免费技术指导服务,确保关键技术落实到位,烟叶提质增效。”桂村烟叶收购站站长朱占军介绍。
针对烟叶种植中的重难点问题,建安烟草分公司开展集中培训指导,强化网格化管理,安排分包烟叶技术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实地指导,引导烟农切实掌握中棵烟种植关键技术。通过全流程“保姆式”的跟踪指导服务,提升烟农种植技术和烟叶内外在品质,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多元增收,家门口就业添活力
为拓宽增收渠道,建安烟草分公司引导合作社提高闲置期育苗棚、烘烤设施、烟用农机具等烟叶基础设施综合利用率,构建“烤房+中药材、花茶烘焙”“育苗大棚+蔬菜水果种植”“农机+社会化服务”等综合利用模式,多元带动拓宽产业增值链,创造更多务工机会,将产业增值收益留在烟区、留给村民。
同时,引导周沟村将闲置的老村部、老学校、仓库等出租,盘活集体资产,积极推动村企联建,引进社区工厂,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并带动群众就业。合作社每年实现经营性收入400万元,收益30余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12万元,稳定带动附近村民300余人就业。
“村里有了产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家庭,大家都很高兴。”杨耀新自豪地说。
“在家门口上班,除了去烟田忙活,还能去社区工厂打工,月入3000元左右,照顾家庭的同时也赚了钱,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社员屈计增补充道。
“产业旺,则百姓富;产业兴,则乡村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履行帮扶责任,强化国企担当,发挥自身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引导周沟村整合资源力量,因地制宜用好特色产业发展‘强引擎’,激发乡村振兴‘澎湃动能’。”建安区烟草分公司主要负责人表示。(来源:许昌市烟草公司建安分公司 作者:边亚梦 冯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