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日报”
4月22日,以“创新驱动发展 知产赋能未来”为主题的榆林市2025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市委宣传部、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单位同时举办知识产权成果展暨主场宣传活动,全面展现知识产权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效,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创新动能。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讲解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活动同步开展趣味问答、主播直播、专家答疑等互动环节。 现场还设置特色产品展销专区,定边羊肉、吴堡青梨等地理标志产品吸引众多市民驻足品尝,这些产品不仅代表了榆林市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更凝聚了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技艺。
近年来,榆林市通过强化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推动“土特产”迈向标准化、品牌化,目前已有124家企业获准使用地标专用标志。
“自从用了吴堡青梨地理标志商标后,吴堡青梨品牌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销量突破200多万斤,年销售额2000余万元,又借助消博会平台,我们打开了海外市场,最近还接到了伊朗的订单。”吴堡县丰润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刘昌昌分享了地理标志赋能传统产业的案例。
“十四五”以来,榆林市知识产权发展成就斐然。最新数据显示:全市授权专利达16841件,居全省第三;商标有效注册量41852件,居全省第四;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达18个,居全省首位。知识产权对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
宣传周期间,榆林市还开展知识产权“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系列活动。专家团队将走进榆林学院、重点企业举办专题讲座,20余个社区通过电子屏滚动播放科普视频,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升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尊重创新、保护创造的浓厚氛围。
记者 刘香 实习生 罗媛媛 张继炫
编辑 叶蕊 校对 强小强 责编 李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