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铁以第30个“世界读书日”为契机,推动全民阅读,擦亮“书香河南”文化品牌,4月下旬以来,他们依托全域轨道交通车站空间,组织开展“一路芳华 共沐书香”系列活动,构筑“全年龄段参与、不同代际对话”的阅读新场域,以城市轨道交通“大运力”激发市民阅读“心动力”。


动静相宜 点亮童趣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书为伴,不负韶华”,2号线黄河路站的图书角处,张张崭新标语引人注目,这是黄河路第三小学的小朋友对站内的“盲盒书屋”焕新改造的成果。孩子们创作出30幅意趣充盈的读书主题手绘海报,将图书角立柱与墙面装点成五彩斑斓的“宣传画廊”,让书香与艺术在地铁空间中交融共生。

枣庄站的盲盒书屋内,金水区金太阳幼儿园的100多名小朋友围坐一圈,正静静享受阅读时光。车站工作人员带领小朋友们参观了东风路地铁站,同时用汉语、英语双语讲解车站构造,让他们在游玩过程中提升语言技能;接着,带领小朋友们到达儿童主题车站枣庄站,参观枣庄站特别打造的图书展,专业老师还组织大家开展了一堂有意思的双语读书会。


不同于两座车站的“静”,省中医院站与南三环站则呈现出相对“闹腾”的场景。

在省中医院站,同乐中心站、地铁公安分局第四派出所、茉莉宝贝幼儿园三方精心打造“行走的课堂”,带领小朋友们在情景剧中探索书本中的奥秘。活动现场,小朋友们身着色彩斑斓的特色服饰,化身绘本中的经典角色,在车控室前上演生动情景剧。《小鲤鱼历险记》的奇幻冒险、《小马过河》的成长智慧被孩子们用稚嫩童声与灵动肢体鲜活呈现。在南三环站,小海军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正热热闹闹地参加绘本表演,这是南四环中心站与郑州公交集团第三运营公司共同举办的“满城书香童趣浓 乘地铁开启春日‘阅’会” 活动环节之一。表演区外,车站还设置了另外三大环节:在艺术欣赏区,地铁工作人员带领小朋友们欣赏地铁里的绘画作品;在创意手工区,小朋友们充分发挥创意,制作出精美的图样;在图书漂流区,车站设立专用书架,鼓励乘客捐赠、交换闲置书籍,促进图书资源循环利用。


书香轨迹 青年有为

“我认为,新时代青年既要心怀‘国之大者’,投入科技创新等时代大潮;也要学会扎根基层,在社区服务等实践中磨砺自己。”2号线东风路站的“青年阅读角”,一名来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学生与大家分享读书活动心得。

“青年阅读角”是东风路中心站与新华书店为庆祝世界阅读日,共同在东风路站搭建起的一个阅读场地,一排排精心挑选的图书错落有致地摆放在书架上。中心站邀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学生们在此进行了读书分享,大家踊跃上台,分享自己钟爱的书籍。分享结束后,大家以“青年如何有为”为话题展开热烈讨论,众人各抒己见,围绕职业规划、社会责任、自我提升等方面深入交流。

相隔不远的黄河路站,黄河路中心站的员工和郑州大学网络安全空间学院的学生在站内的“盲盒书屋”开展读书活动。在图书朗诵环节,朗读者们诵读《我与地坛》《三体》等经典著作的片段,以声传情,不少乘客驻足聆听。在“地铁读书沙龙”环节,地铁员工代表与学生代表围绕莫言的《我们的荆轲》展开深度探讨,大家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解读故事情节,剖析人物内心。

“花!”“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10号线市中心医院站,古诗飞花令擂台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林山寨街道河南工大社区的志愿者与来自中原工学院、西斯达城市森林学校的学生们同台竞技,从诗经楚辞到唐宋诗词,声声吟诵中诗香氤氲。大家还互换爱书,各类图书在流转中焕发新生,搭建起跨越年龄层级的阅读朋友圈。

“我真的太喜欢这样的活动了!”一位大学生说道,“平常在学校大家课业繁忙,现在有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畅所欲言、讨论交流,实在太宝贵了。”


特色活动 书香弥散

郑州地铁各个车站发扬创新精神,将阅读与各色理念融合,举办多场特色活动。

南五里堡中心站将阅读与环保结合,联合贝佳美幼儿园、蓉湾社区、公交三公司四车队、冯庄中心站、七里河中心站,在2号线南五里堡站开展“绿色童心绘未来 书香地铁倡环保”主题活动,幼儿园老师化身“环保故事领读人”,通过《怕浪费婆婆》绘本共读,以趣味故事引导孩子们感悟资源珍贵;郑州西站中心站与荥阳市新华书店携手,在郑州西站站厅A端举行“书声悦动西站 墨香浸润心扉”主题活动,活动现场精心布置书展区、朗读角、“书语心愿”留言墙、“飞跃乒乓球”互动区四大区域,让竞技活力与书香雅趣在站内空间碰撞交融; 天健湖中心站联合高新区科学大道第三小学,在8号线郑州大学站工休站举办“书香满地铁 阅读伴成长”主题活动,工休站书架上整齐摆放着《小王子》《昆虫记》等经典儿童读物,墙面的“诗词长廊”吸引孩子们驻足诵读, “智慧对弈”角处,跳棋与象棋融入古诗词接龙规则,学生每走一步需朗诵一句诗词,现场书声琅琅,学生们在博弈中感味文脉。

“以前候车时总盯着手机屏幕,今天和孩子一起读绘本、写心愿,才发现碎片时间也能充满乐趣。”一位年轻母亲感慨。

这些活动以“地铁+阅读”将文化服务嵌入生活场景,既丰富了乘客的碎片化时间,更为他们带来精神陶冶,执卷同行,在字里行间遇见更辽阔的世界;以书为媒,于共建共享中书写更温暖的品质生活。(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史宝银|李凯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