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下午,由刑事二部主办的“刑辩百人谈”第3期活动在京都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活动分别由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金杰律师,京都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高级合伙人田文昌律师,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曹树昌律师,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馨仝律师主讲,业务管理部张帝主持。



金杰

金杰律师以“律师是撬动刑事再审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为题,结合代理胡某、廖某申诉34年,最高检抗诉改判无罪,写进最高检2025年工作报告的案件体会,围绕刑事申诉的现实困境、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入分享。他结合实证数据指出,近五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再审改判的刑事案件与最高人民检察院抗诉改判的案件呈现显著特征——申请检察机关抗诉引发的再审案件占比明显较高,而当事人申诉启动再审的比例相对偏低。这一现象反映出,重大冤错案件的平反往往依赖于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锲而不舍的坚持。金杰律师进一步剖析了当前刑事申诉面临的四大困境:一是再审立案标准严苛,“确有错误”规定模糊,审查尺度缺乏明确规范;二是司法资源有限与申诉案件数量庞大的结构性矛盾;三是申诉审查程序存在“空转”现象,很难进行实质性审查;四是申诉效率极低,申诉人望眼欲穿等问题,也在客观上制约了申诉权的有效行使。针对这些困境,金杰律师提出了专业而务实的应对建议:首先,仔细研究原审辩护基础,深入研究原审裁判定罪的依据;其次,选好切入点,不是面面俱到,要重点突破,仔细剖析有罪供述形成的原因;再次,寻找证据缝隙,有针对性地补强或复核关键证据。他强调,申诉状的撰写应当突出重点,以撬动再审为目的,保持与办案机关的良性沟通。



田文昌

田文昌律师指出,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刑事申诉是纠正冤错案件、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径。然而,虽然相关法律规定空间很大,在实际操作中却面临诸多困境。首先,法律虽未严格限制申诉条件,但实践中,法院往往要求申诉人提供“新的证据”,而新证据的发现和调取难度极大,导致许多申诉案件在立案阶段就被驳回。问题更在于,将新证据作为申诉条件理由并不充分,实践中在原有证据基础上应该纠正的案件并不少见。其次,“先审查后立案”模式提高了申诉门坎。现行申诉程序通常要求法院先进行实质性审查,符合条件才决定是否立案再审。这种模式导致大量申诉长期滞留在审查阶段,难以进入正式再审程序,形成“申诉难”的司法痼疾。此外,信访与申诉程序交叉并行,使得部分当事人不得不通过信访渠道施压,甚至陷入“申诉—信访—再申诉”的循环,既增加了司法负担,也削弱了申诉制度的规范性。针对这些问题,田文昌律师建议推动“三审制”改革,即在现有两审终审制基础上,设立专门程序,对重大、疑难案件或存在明显司法错误的案件进行第三级审查,以增强纠错能力。同时,田文昌律师认为,律师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成员,应当在个案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推动申诉制度向更规范、更有效的方向发展,通过个案推动法治进步,在代理申诉案件时不仅要精准运用法律,更应秉持社会责任,以专业能力和职业情怀促进司法公正。



曹树昌

曹树昌律师基于多年实务经验指出,在本就极少的申诉案件中,成功率不足百分之三,这一数据折射出申诉制度在实践中的重重困境。从法律规范层面看,《刑事诉讼法》第253条虽然规定了应当再审的几种情形,包括"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等,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标准往往难以把握。曹树昌律师强调,律师在评估案件可申诉性时,应当着重关注三个核心要素:一是新证据的获取可能性及其证明力;二是原审证据体系是否存在根本性缺陷;三是法律适用是否确有错误。其中,能否发现和固定足以动摇原审事实认定的关键证据,往往成为申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针对当前申诉难的现状,曹树昌律师提出若干突破路径:首先,律师应当建立动态的知识更新机制,密切关注刑事司法政策的变化和最新法律法规的出台,这些变化可能为申诉案件带来新的突破口。其次,要特别重视对定罪量刑起决定性作用的核心证据的审查,通过专业分析找出原审证据链条中的薄弱环节。最后,他呼吁完善司法责任追究机制,建议细化法官终身追责制度的具体实施细则,使错案追责更具可操作性,从而倒逼司法机关更加重视申诉案件的实质审查。



王馨仝

王馨仝律师从多维视角深入剖析刑事申诉的现实困境与可能的突破路径,在司法实践层面,王律师指出"宣告无罪难"的司法困境。案件判决后,错案的纠正需要耗费巨大的司法成本和社会资源,这种高昂的纠错成本使得许多本应得到平反的案件长期滞留在申诉程序中。在漫长的申诉过程中,家庭不仅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付出相应的经济成本,还可能要面对亲友的不理解和社会舆论的压力。王律师特别强调,许多当事人及其家属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令人动容,这种坚持本身就是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呼唤。在技术层面,王律师认为现代基因技术等科技发展为刑事申诉提供了新的突破口。刑辩律师应关注专业鉴定领域方面的技术发展,善于运用专业技术手段,通过扎实的证据分析寻找案件突破口。同时,她强调要以案件事实为基础,保持开放思维,适时转换辩护策略,在专业框架内寻求创新突破。申诉的成功推进离不开敢于担当的司法工作者,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将证据审查作为审判质量的生命线,敢于纠错。只有坚持这一根本准则,才能维护司法公正。



张帝

在精彩的互动问答环节,主持人张帝以其敏锐的专业视角向金杰律师提出了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对于青年律师而言,在办理申诉案件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哪些关键点?"金杰律师结合多年实务经验给出了深刻而务实的建议:"青年律师需要用专业的法律思维推动案件取得实质性进展,要深刻认识到申诉工作是一场持久战,这不仅考验律师的专业能力,更考验其职业毅力和法治信念。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树立坚定的法治信仰同样重要。"



"刑辩百人谈"第3期活动在掌声之中圆满落下帷幕,与会嘉宾和观众都表示收获颇丰,对刑事申诉这一领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刑辩百人谈》是京都律师事务所刑事二部倾力打造的刑事辩护实务交流专栏,聚焦中国刑事辩护领域的前沿动态与核心议题。本栏目以刑辩实务为脉络,通过资深律师、专家学者及司法实务工作者的多维对话,深入剖析热点案件法律争议、疑难案件办理策略、新型犯罪辩护技巧及刑事风险防控等关键命题。内容涵盖实体法与程序法交叉应用、证据攻防实战经验、庭审实质化应对方案等专业领域,既呈现了刑辩艺术的思辨交锋,又沉淀了行之有效的实务智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