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汽车制造协会(SIAM)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25财年(截至2025年3月31日)印度整车出口量达5,363,089辆,同比增幅19.2%,创历史峰值。该数据表明,印度在汽车出口领域实现显著突破,但需注意其出口结构存在显著特征:乘用车出口量仅占总量14.4%(770,364辆),而两轮摩托车贡献主要增量,以400万辆的出口量首度突破该品类阈值,同比提升21%,三轮机动车亦保持310,000辆的稳定输出。



从全球产业格局观察,印度若按此统计口径计算,其汽车出口规模将超越日本(421万辆)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中国(585万辆)。值得注意的是,该数据与国际通行的"汽车"定义存在统计口径差异,印度将摩托车及三轮车纳入广义汽车类别,导致其行业排名呈现非常规性跃升。作为全球第三大汽车消费市场(年销量超400万辆),印度的出口结构特征反映出本土制造业在细分交通工具领域的生产优势,但其传统燃油车辆主导的出口模式与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转型趋势形成鲜明对比。

印度堪称全球汽车市场中受到保护最为严密的经济体。该国针对进口乘用车实施差异化关税政策:对完税价格低于4万美元的车型征收70%基准关税,而超过4万美元的高端车型则适用100%惩罚性关税。在此贸易壁垒庇护下,国内市场呈现高度本土化竞争格局,主导企业包括已建立完备生产体系的铃木、现代等跨国制造商,以及塔塔、马恒达等本土龙头企业。这种产业格局的形成与印度政府通过高关税构筑的市场准入机制存在直接关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