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东京4月21日报道,日本首相石破茂21日在国会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表示,不应将安全保障问题与日美关税谈判挂钩。当天会议上,日本小池晃就驻日美军经费问题表示,日本已承担了大量相关费用,美方仍认为“不足”。尽管日方主张这与关税是两个不同的问题,美方却把两个问题混为一谈。“对于进一步增加驻日美军经费等要求。” 石破茂回应说:“日本并不打算唯命是从地按照美方要求承担更多负担。”他强调,“不应将安全保障问题与关税谈判挂钩”。
这是自特朗普政府对日本敏感的汽车和农业领域发起贸易战以来,石破茂发表的最具对抗性言论之一。在议会上,石破茂特别强调了保护日本农业的重要性:“我们一直在使用各种方法保护日本农业,如关税和最低准入规则。我们必须继续保护它,当然,我们也必须保护消费者安全。”另外,日本谈判代表仍排除与美国迅速达成协议的可能性。据新华社报道,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上周与美方进行了首轮谈判。赤泽亮回国后表示:“很难说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弥合双方之间的分歧。”
赤泽亮正与特朗普(资料图)
相关人士正向媒体介绍,原本希望将讨论范围限制在贸易和投资领多少域。而特朗普16日早些时候表示会提出包括日本为驻日美军支付费用的问题。驻日美军是美国最大的海外部署。就在上周,特朗普再次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提出不满,指责条约为单方面,“美国将保护日本,但日本不需要保护美国。”他抱怨,美国为保护日本投入了数千亿美元,但如果美国遭到攻击,日本却无需采取行动。本月初,美国关税大棒无差别对待,也抡向了盟友日本,对日本设定了24%的”对等关税”税率,此后又暂缓90天至7月初。随即,特朗普政府放出消息,大意就是这90天,各国可以前来和美国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虽说“对等关税”停了,但此时的日本仍然面临10%的基本税率、25%的汽车关税和钢铝制品关税,这对于经济严重依赖出口的日本,无疑是一个无法承受的重担。为此,日本很快成为了第一个前去和美方就关税谈判的一方。谈判前,美方还抛出了所谓的“先发优势”,表示先和美方谈判的一方,能获得更多的好处。
石破茂与特朗普(资料图)
事实证明,特朗普的出席不是为了尊重日本,而是为了施压、定调、主导谈判。他的“突然现身”不过是他惯用的心理战术——通过角色升格制造压迫感,以此迫使对方在谈判初期就陷入防守态势。从对华经贸谈判到欧盟关税争端,特朗普一直乐于扮演“施压者”的角色。然而,更讽刺的是,日本并非弱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其对美出口之重要性不容忽视,其产业链在汽车、半导体等领域更是全球核心,有底气据理力争的对等磋商。不过,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施压策略并非完全无效。日本已将军费开支从GDP的1%提升至2.1%,驻军经费分担额四年内激增四倍。但这种“成功”背后,是日本民意对同盟价值的再评估。当85%的受访者认为美国不可靠时,东京开始加速构建“多层次威慑”:从西南诸岛军事化到强化日欧安全对话,从太空部队建设到《日英互惠准入协定》。这种战略调整并非背叛,而是对同盟关系“有条件性”的清醒认知。正如日本前防相稻田朋美所言:“我们不会让任何国家成为安全领域的独家供应商。”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日前,日本宣布将深化与东盟和欧盟的经济合作。数据显示,2022年日本与东盟贸易额达2360亿美元。日本计划年内升级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协议,重点推进数字贸易规则标准化。在与欧盟合作方面,日本将加快落实日欧EPA中关于汽车零部件的关税减免条款。此次谈判反映出日本在维持日美同盟关系的同时,采取灵活应对策略:在汇率和汽车领域展现协商意愿,但坚持安全与贸易议题分离。显然,日本正致力于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程度。后续进展将取决于具体政策的实施效果和美国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