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内,美方四次对华“求和”,中方则重申关税谈判条件,给美方指了一条出路。与此同时,英国专家称特朗普犯了大错,毁了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那么,美方为何对华口风变软?特朗普又犯了什么错误?
“对等关税”政策生效不到一个月,美方的态度已经从之前的强硬变成了求和。当地时间4月22日,特朗普主动谈及了大幅下调对华关税的可能性。特朗普表示,尽管中美关税战愈演愈烈,但美方不会对华采取强硬手段,而是会以“非常友好的态度”对待中方。他还强调,只要双方达成协议,美方就将“大幅下调”对华关税。
如果说“对等关税”政策颁布之初,特朗普还抱着大幅上调关税税率,进而逼迫中方妥协的幻想,那在此之后,中方精准有力的反制措施,已经让这位美国总统认识到,极限施压这一招对中国毫无作用。有分析指出,特朗普之所以主动提及“下调关税”一事,正是因为中美关税谈判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等待中方先“低头”的特朗普政府已经有点“扛不住”了。
这一点,从美方当天释放的另外3个求和信号中也能得到证实。首先,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就中美关税战现状给出的悲观结论——贝森特认为,中美贸易僵局“难以为继”,因为互征超过100%关税的情况下,中美其实已经处于贸易禁运状态,而这一情况很难持续下去。不过,贝森特预计,这场对华贸易战有望在“极短时间内”得到缓和,因为美方无意对华“脱钩”,只希望美国经济向制造业倾斜。
与贝森特持类似观点的还有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她表示,美方坚信事情正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特朗普希望人们知道,美国政府“在与中国达成潜在贸易协议方面”进展顺利,并且正在为达成潜在协议“奠定基础”。
如果说以上两位白宫政要主要是在安抚国内情绪,顺带向中方释放沟通信号,那么政府效率部门负责人马斯克就是大大方方向中国“求和”。当地时间22日,马斯克谈及了“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生产受到的稀土出口限制影响。马斯克表示,特斯拉正在与北京方面合作,以获得使用稀土磁体的出口许可证。
中方对稀土实施的出口管控限制,是针对美国关税霸凌行径作出全面回应的一部分。如今马斯克下场寻求中方“高抬贵手”,足以证明特朗普政府已经认识到了对华关税战造成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对于美方24小时内4次对华求和的举动,我外交部在23日召开的例行记者会上作出了正面回应。发言人郭嘉昆指出,对于美国发动的关税战,中方的态度很明确: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威胁讹诈,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同中方对话。
透过这番铿锵有力的表态,看得出中方已经给美方指了一条出路,那就是美方必须放弃对华施压,同时认清关税战给中美经贸合作乃至全球市场造成的损失。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特朗普政府大肆炒作关税新政的“好处”,但英国地缘政治分析家詹姆斯·克拉布特里认为,“对等关税”政策不会让美国“再次繁荣”,而是会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甚至给中国留下“可以填补的真空”。
在詹姆斯看来,特朗普关税会让贸易伙伴对美国的安全承诺产生疑问,并加强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影响力。即便特朗普最终放弃关税政策,美国也不太可能恢复它曾经享有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