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普惠金融关系小微企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关系民生福祉。要实现普惠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就要统筹兼顾“普”与“惠”,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覆盖面、满意度,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普惠金融体系。在此背景下,中信银行上海分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产品服务升级,探索出一条具有中信银行特色的普惠金融发展路径。

党建业务融合,专业化体制夯实基础

支持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促进就业的现实需要,更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对中信银行上海分行而言,构建专业化的普惠金融体系,是精准对接小微企业需求、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关键所在,有助于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为小微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始终坚持党建业务融合,将普惠金融纳入全行战略规划的重点工程。对内,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开展“专业化体制机制”精益提升工程,持续夯实普惠金融业务基础。在顶层规划引领上,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定期开会制定工作计划、专项措施、协调资源。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建立业务联系人制度,开展交流培训提升能力。在机构赋能方面,一是开展多场专项培训,覆盖辖内所有经营机构,形成“政策解读-场景应用-效果评估”的闭环管理体系;二是围绕支行资源禀赋形成“一行一策”,为经营机构指明业务发展方向。

对外,中信银行上海分行积极响应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金融顾问服务制度等,一是开展“千企万户百业兴-中信普惠牵手行”专项赠书活动,做好政策传导和产品宣介,深化银企合作关系;二是做好协调机制专班对接,深入一线,积极走访客户,推动落实审批绿色通道、融资补贴、尽职免责等举措,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融资少”等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创新产品服务,精准赋能小微企业需求

在普惠金融的发展进程中,中信银行上海分行积极探索,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精准对接小微企业需求。

为更好地满足普惠客群的金融需求,分行“新产品研发+存量产品升级”双管齐下。新产品创新方面,一是紧密围绕辖内产业特色和市场需求,积极打造特色金融服务,不断丰富产品线,确保金融服务能够快速、高效地触达普惠客群;二是积极投身“数字普惠金融”建设,通过与发改委“信易贷”平台及各地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紧密合作,加强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线上化协作,广泛拓宽数据维度。

存量产品优化升级方面,该行多措并举。一是对传统房抵贷业务,细致梳理各流程节点,充分发挥线上审批的高效优势提升服务效率,并针对住宅、厂房、办公楼等不同类型的抵押物建立准入标准,有效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二是响应监管“脱核”号召,围绕供应链脱核业务,将核心企业信用向上下游传导,扶持核心企业建立稳定生态圈;三是针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优化个人普惠信用贷款,充分运用无还本续贷功能,拓展供应链场景贷等产品渠道。

以某建筑行业小微企业为例,该建筑公司作为工程施工服务企业,在业务拓展时面临资金回笼慢、工程投入和工资发放压力大等问题。中信银行上海分行迅速响应,以专业服务团队精准把握小微企业融资特点,为其推荐“订单e贷”,全流程线上化审批,基于税务、交易等多维数据,短时间内为企业审批并投放500万元纯线上、纯信用流动资金贷款,不仅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更通过资金流与信息流的闭环管理,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

普惠金融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金融机构的服务创新与升级是普惠金融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为此,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将继续在体制机制、业务模式上不断进行创新优化,提升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助力增强社会经济整体活力和韧性,全力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