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然(四):豆仑



14.豆仑

郁久闾豆仑(?-492年),郁久闾氏,名豆仑,受罗部真可汗郁久闾予成之子,柔然可汗,在受罗部真可汗病死后继位,在位7年,为部众所杀,葬处不明。

太和九年(485年),予成去世,豆仑继任可汗之位,自号伏名敦可汗(亦作伏古敦可汗,汉语是永恒的意思),并改元太平。

豆仑凶狠残暴,杀人成性。柔然大臣侯医垔、石洛候屡次对豆仑忠言相谏,并且建议豆仑与北魏和好联姻,不要侵犯中原大国。豆仑勃然大怒,诬陷侯医垔、石洛候谋反,下令诛杀二人并夷灭其三族 ,从此部众离心离德。

太和十六年(492年)八月,北魏孝文帝元宏派遣阳平王元颐、左仆射陆叡一起为都督,领军斛律桓等十二位将领率领七万骑兵征讨柔然。柔然部内的高车族副伏罗部落首领阿伏至罗率领十多万人向西逃走,自立为王。豆仑与叔父那盖分两路追击,豆仑从浚稽山北面出发向西,那盖则从金山出兵。豆仑多次遭阿伏至罗打败,而那盖则接连打胜仗。于是柔然人都认为那盖有上天帮助,想推立那盖为首领。那盖不同意,众人强逼他,他就说:“我做臣子都不行,怎么能当国君!”部众就杀死豆仑母子,把他们的尸首给那盖看,那盖这才继位。

15.那盖

那盖(?-506年),郁久闾氏,自号候其伏代库者可汗,为亚洲蒙古一带古国柔然的第九任君主。那盖是豆仑之叔父,吐贺真的次子。于492年一场政变中,成功夺取汗位,并改元太安,506年10月卒。

492年,和侄子可汗豆仑分道进击高车阿伏至罗,那盖屡胜,豆仑屡败。柔然部众拥护那盖,于是杀死豆仑母子,立那盖为可汗。504年,率领十二万骑兵,分六道进击北魏,直驱沃野镇(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县西南),兵至代州、恒州,被北魏大将源怀击败,506年,那盖卒,子伏图即位。

16.伏图

伏图(?-508年),郁久闾氏,自号佗汗可汗,一作他汗可汗,为亚洲蒙古一带古国柔然的第十任君主。

郁久闾那盖,在其侄伏名敦可汗在位时,柔然国部众就欲杀伏名敦可汗改立他为汗,他不同意。部众还是哗变,杀伏名敦可汗,示尸于他,他只得袭位,改年号为“太安”,称候其伏代库者可汗(意思为快乐之王)。

佗汗可汗是那盖之子,于506年立为可汗,并改元始平,两次派纥奚勿六拔到北魏通和,被魏宣武帝拒绝。508年率兵西征高车,在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北大战,击败高车王弥俄突,弥俄突西逃三百余里,率兵到达伊吾北山。听说北魏将领孟威率军至,撤退。在途中,于蒲类海遭弥俄突所杀。

17.丑奴

郁久闾丑奴(公元?-520年),佗汗可汗子,佗汗可汗被高车王俘杀后继位,在位12年,为其母所杀,葬处不明。

佗汗可汗于公元508年被高车王俘杀后,郁久闾丑奴于同年袭位,改年号为“建昌”,称豆罗伏跋豆伐可汗(意思为威名远扬之王)。

豆罗伏跋豆伐可汗善于用兵,时北魏已经于公元493年迁都洛阳,柔然与北魏之间的战事减少,柔然境内与叛离的敕勒族之间的争战也近尾声,他为了替父报仇,率军西征,大败高车,俘杀高车王弥俄突。他在位时,国力有所恢复。

豆罗伏跋豆伐可汗迷信巫婆,他的母亲原为伏名敦可汗之妻,伏名敦可汗被杀后嫁与佗汗可汗,生有祖惠、丑奴、阿那瓌等六子。丑奴继位后,祖惠突然失踪,经四处寻找,沓无信息。丑奴部下屋引副升牟之妻地万,年约20,是个老练的巫婆,她声称祖惠已经上天,唯有她能召他回家。丑奴请他作法,祖惠果然出现在家里。丑奴问他天上见闻,他就道出了真情,原来他并未上天,而是被地万故意藏匿在她室内。丑奴却仍笃信地万,不信祖惠之言。地万见祖惠揭露了她的真相,担心影响她日后行骗,就以谗言挑唆丑奴暗杀了祖惠,丑奴的母亲侯吕陵氏因而与与丑奴不合。

公元520年,阿至米部落进攻柔然,丑奴带兵抵御时,因用兵不当而被战败,逃回。他母亲侯吕陵氏乘机与大臣合谋将他杀死。其弟阿那瓌被立为可汗。


18.阿那瓌

阿那瓌(?~552年),姓郁久闾氏,柔然第十九位可汗。公元521~552年在位。

北魏正光元年(520年),柔然发起内讧,其兄丑奴被杀,遂为部众所立,无年号,历十日许,为其郁久闾示发所败,率轻骑南投北魏。阿那瓌抵达洛阳时,场面极为排场,全城轰动,居民万人空巷地出来观看。当时就出现了一首流行诗歌《阿那瓌》,描写这番盛况道:闻有匈奴主,杂骑起尘埃。列观长平坂,驱马谓桥来。赐居洛阳,受封为朔方郡公,蠕蠕王。

正光二年,拟还漠北亲政,会其从兄郁久闾婆罗门破郁久闾示发,册立为可汗,并遣人来迎,恐为强兄所害,未敢北还。郁久闾婆罗门后为高车族所逐,归降北魏,阿那瓌遂为柔然部众迎还漠北。北魏曾赠以各种兵器、衣物、马驼、牛、羊并粟二十万石。三年,又赠田种万石。

翌年,北魏发生六镇起义。孝昌元年(525),率十万兵南下入塞,镇压起义,击溃破六韩拔陵的起义军,杀起义军将领孔雀。同年,柔然士马复壮,自号敕连头兵豆伐可汗(意为“把揽王”),与北魏朝贡不绝,并与中原加强联系。东西魏分裂后,成为争取的力量。阿那瓌分别与他们和亲,又遣使至南朝,仿照内地官制,设侍中、黄门郎等官,纳齐州人淳于覃为秘书监、黄门郎,掌其文墨。六世纪中叶,西边原役属于柔然的铁工突厥部崛起,降服敕勒五万余落,反抗柔然的统治。

北齐天保三年(552),突厥首领阿史那土门(伊利可汗),求婚于柔然,遭到拒绝。遂联合高车族发兵攻破柔然,阿那瓌兵败自杀。同年,突厥汗国建立,势力范围扩展到西域。

19.婆罗门

俟力发婆罗门(?-525年),郁久闾氏,自号弥偶可杜句可汗,为亚洲蒙古一带古国柔然的第十二位君主,婆罗门是阿那瓌之堂兄,于521年元月立汗,后因高车攻打,入塞降北魏。525年卒。

520年,柔然内讧,丑奴被母亲侯吕陵氏所杀,丑奴弟阿那瓌立为可汗。不久被族兄俟力发示发击败,南投北魏,侯吕陵氏被杀。婆罗门发兵击败俟力发示发,俟力发示发逃到地豆于,被杀。次年春,被拥为弥偶可杜句可汗。北魏来使让他让位于阿那瓌,他假意派大臣南下迎接,同时被高车王伊匐击败婆罗门,婆罗门首领十个部落到凉州归降北魏。被安置在西海郡(今内蒙古额济纳旗)。522年,他脱离北魏投靠嚈哒,途中被北魏军擒拿送回洛阳。525年,在洛阳去世。魏孝明帝追封他为镇西将军、秦州刺史、广牧公。

20.铁伐

铁伐(?-553年),郁久闾氏,为亚洲蒙古一带古国柔然的第十四位君主,铁伐是登注俟利次子,于552年立汗,553年遭契丹所杀。

铁伐是候其伏代库者可汗那盖的曾孙,敕连头兵豆伐可汗阿那瓌的堂侄。552年,阿那瓌被突厥伊利可汗土门打败杀死,阿那瓌的儿子庵罗辰率领部分柔然人归顺北齐。铁伐被留在漠北东部的柔然人立为可汗。次年二月,铁伐被契丹人杀害。他的父亲登注俟利和哥哥库提返回漠北。

21.登注俟利

登注俟利(?-553年),郁久闾氏,为亚洲蒙古一带古国柔然的第十五位君主,登注是铁伐之父亲。

登注俟利是候其伏代库者可汗那盖的孙子,敕连头兵豆伐可汗阿那瓌的堂兄弟。552年,阿那瓌被突厥伊利可汗土门打败杀死,登注俟利和长子库提随阿那瓌的儿子庵罗辰归顺北齐。登注俟利的次子铁伐被留在漠北东部的柔然人立为可汗。553年二月,铁伐被契丹人杀害。登注俟利和库提返回漠北,被柔然国人拥立为可汗,同月,被大人阿富提所杀。

22.库提

库提,郁久闾氏,为亚洲蒙古一带古国柔然的十六位君主,库提是登注俟利之长子,于553年立汗。

库提是候其伏代库者可汗那盖的曾孙,敕连头兵豆伐可汗阿那瓌的堂侄。552年,阿那瓌被突厥伊利可汗土门打败杀死,登注俟利和库提随阿那瓌的儿子庵罗辰归顺北齐。库提的二弟铁伐被留在漠北东部的柔然人立为可汗。553年二月,铁伐被契丹人杀害。登注俟利和库提返回漠北,被柔然国人拥立为可汗,同月,登注俟利被大人阿富提所杀。库提被立为可汗。突厥再大举进攻柔然,他被迫举国投降北齐。十一月,齐文宣帝从晋阳北逐突厥,废除库提可汗之名。


23.庵罗辰

郁久闾庵罗辰(公元?-555年),敕连头兵豆伐可汗子,库提可汗堂兄弟。北齐废库提可汗后,立他为可汗。在位1年,被突厥斩杀,葬处不明。

公元552年,敕连头兵豆伐可汗被突厥战败自杀后,郁久闾庵罗辰率领残部投奔北齐。公元553年11月,北齐废库提可汗,把他的部众安置在马邑川(今山西省朔县南),并供给他们粮食、布帛等。公元554年3月,庵罗辰叛离北齐,逃回漠北。

公元555年,庵罗辰因为屡次受突厥攻逼,难以立足,率领部众一千多户南奔关中,投归西魏。时突厥强盛,又和西魏通好,就派使者到西魏都城长安要求杀尽投奔来的柔然人。西魏恭元帝元廓为了保持帝位,迫于突厥压力,收缚庵罗辰全族及部众三千余人交与突厥使者,后全部被斩杀于长安青门外。

24.邓叔子

邓叔子(?-555年),郁久闾氏,为亚洲蒙古一带古国柔然的最后君主,邓叔子是阿那瓌之叔父,那盖的次子。

率部居于河套西北,552年,柔然被突厥首领土门所破,阿那瓌被杀。邓叔子于553年3月被西部余众立为汗,后被突厥乙息记可汗在沃野镇(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之北)北击败。555年,防线被突厥木杆可汗所破,率3000兵士奔西魏。开始西魏善待他,后来在突厥的压力下,西魏太师宇文泰将其和部属三千余人交付突厥使者,在长安青门外被斩杀。557年,突厥宣布正式并吞柔然地区。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