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萦牛皮坝/素材,伊河生活/整理,故事情节有虚构,主人公化名,勿对号入座】

1993年8月份的一天,在部队当连长的高中同学黄亚威回来探亲,为孩子上重点



小学的事情,专门请我到一家饭馆吃饭。

黄亚威和我是初中及高中的同学,5年的中学生活,我们虽然不是关系最好的同学,但因为都是班干部(我是学习委员,他是纪律委员),彼此相处得也还不错。

1980年高中毕业后,我和他都在县高中上复读班,准备第二年的高考,不曾想在这一年秋天部队征兵时,我和他不约而同地出现在城关镇的征兵站。

令人遗憾的是,我在刚刚开始体检不久,就因视力不合格被淘汰,而他则一路顺利地通过了全部的体检项目。

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复读班,是来学校和老师同学们告别的,此时,他已经领到了部队的入伍通知书。

此后,我们和黄亚威渐渐断了联系。

1981年高考,我考上了地区师范学校,三年的学习结束后,我回到县城一所小学当了一名语文老师,这一干就是一辈子。正因为如此,后来黄亚威家姑娘上小学时,他就找到了在县城这所知名小学当老师的我。

我们的县城不大,同学圈也不大,尤其在县城,哪些同学在委局机关上班,在干啥,稍微一一打听就能问出来。黄亚威说,他家姑娘上小学前,他就是通过同学介绍才知道我在县直小学当班主任老师。

当他说请我吃饭的时候,我是拒绝的。大家都是同学,吃饭与不吃饭,该办的事一定会办,违反规定不该办的事情,越吃越麻烦。

后来一问,他的孩子属于我们学校的学区,户口什么的都没问题,孩子上我们小学没问题。

但是,黄亚威还是执意要请我坐坐,我在推了两次后,最后实在拉不开情面只能答应。

那天,我们在海露大街上国营食堂吃的饭,黄亚威让炒了两个菜,我们还喝了点酒,也是在这次的“坐坐”期间,我才对他入伍后情况有所了解。

当年,黄亚威入伍到云南一家步兵部队当兵。

黄亚威所在步兵连队,战士的文化水平普遍不太高,初中的居多,还有的小学没上几年,相比较之下,黄亚威正规的高中毕业生,一下到连队就显露出和其他战士的不一样。

一天,他正在哨位上执勤,团参谋长带着一名参谋检查工作时路过,参谋长随口问了黄亚威一个问题:“你们连队最近的训练,战士们有啥反应?”

首长问的意思,是想了解连队战士对近期开展的“新三防”演练的看法。

此时的黄严威并不认识参谋长,感觉问他话的像是一名领导,回答问题前,黄亚



威竟然想到了核对对方的身份,作为一名哨兵,他唯一能做的方法就是问口令。

于是,他没有直接回答首长提问,而是问参谋长口令:“黄山”。

参谋长一愣,故意没有回答,没想到黄亚威立刻后退一步,持枪站正身体,第二次严肃地问参谋长“口令”。

参谋长笑了笑,这才不急不慢地回答当日的口令“赵州桥”!

旁边那位干部笑说着,这是咱们团的邢参谋长!

看到首长答出了口令,又听旁边的干部说明后,黄亚威这才知道眼前的这位首长是团参谋长,他立正答道:“目前边境地区还有零星战斗,居安思危,我们团开展新‘三防’很有必要,战友们训练热情很高,没有听到不一样的声音!”

黄亚威回答问题不卑不亢,既有周边因素分析,准确回答出问题,又言简意赅,参谋长听后不觉眼睛一亮。

旁边的那名干部就问黄亚威,你哪个连队的,叫什么名字?黄亚威马上作了回答。

首长走了,黄亚威在岗亭记事本上,记录下邢参谋长检查岗哨的内容,之后,他继续站岗。

没想到第二天连队就接到了上级通知:调战士黄亚威到警通连报到。

但是,连长和指导员接到命令后,却想不通司令部为何突然调走黄亚威,这个黄亚威到连队不久,帮助文书出过黑板报,老文书快退伍了,连队正想安排他来接替文书工作呢。

但是,上级的通知已经到了,是通知而不是商量,指导员只得十分不舍地通知班长,安排黄亚威去警通连报到。

到了警通连之后,黄亚威被安排在一排一班。这个班是连队的标兵班,班长对司令部突然安排过来一个战士尽管不理解,但他知道首长之所以这么安排,肯定有其道理。

到班里以后,黄亚威随即跟随连队参加了全师比武的准备工作中,而在几个月的艰苦训练后,他的射击等步兵“五大技术”中脱颖而出,后来在大比武中夺得了个人两项第一、一项第五的好成绩!

事后,他写的训练体会文章,配着他比武获得奖励的照片,被团政治处张榜公布在机关办公大楼前的宣传橱窗里。

这一下,黄亚威在全团声名远扬了。

令人意外的是,1982年10月,黄亚威直接被提拔为排长,命令宣布以后,他一下



子就成了轰动全团的人物。

要知道他入伍才两年,和他一起入伍的兵,许多人连副班长都不是,而如今见到他,甚至还要给他敬礼!

而他在连队当了两年的排长后,随即被新上任的邢团长(原来的司令部邢参谋长)调到司令部通信股当了一名机关参谋。

黄亚威说,他之所以到部队后这么“幸运”,自己悟性较好,训练成绩突出外,更重要的是得到了连队领导和邢参谋长的器重。而他到通信股工作后,才进过邢团长的办公室当面汇报工作。

在通信股4年多,他多次得到邢团长及其他团首长的当面教诲,业务上逐渐担当主角,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机关思维和领导艺术。

1989年,他被任命为警通连的连长。当了连队主官,他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但他说,连长的岗位,确实能全面锻炼一个人……

黄亚威的经历,令我感慨不已,当年如果不是视力问题,也许我也到了部队。可如今我却成了三尽讲台上的“孩子王”……

1993年,黄亚威的女儿进到我的班里上学,可是孩子上到4年级的时候,随军去了部队上。

之后,我和黄亚威见面的次数少多了。

2002年,我已是县直中学的校长,而在这一年,我听说黄亚威团长转业,成了县委政法委的一把手。

一个周六的下午,黄亚威约了几个同学小聚,我也在邀请之列。

看着人到中年的黄亚威,几缕白发更显得其成熟稳重。即便他当了县里面的领导,和我们在一起仍像过去一样,没有一点架子。

他和我说话仍然十分客气。他说上中学时,他的学习成绩没我好,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课堂上念,那个时候他就羡慕我的成绩。

他还当着在场同学的面说:“如果你当年能去当兵,肯定比我干得好,团长、师长或者政工领导都有可能,因为你比我会写……”

我知道是老同学的自谦之词,说道:“未必,一个人发展好不好,并不决定于能写或者不能写,还有其他复杂的因素”。

我的话不是自谦,是真心实话……

黄亚威入伍两年就能提干,绝非一般战士,他的经历或许就是一本书……

3年前,我退休了,黄亚威也退休了,虽然我们不在一个小区居住,但我们经常



相约一起游玩。

我们在一起,经常回忆当年的事情。

我说,我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机会当兵……

【素材来源于素材提供者,个别细节虚构处理。图片源自网络,联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