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最高人民法院的大法官们为大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精神餐点,14本书带你走近政治、历史、法律、哲学、文学,带你看党的经韬纬略,带你学习治国理政。前训须铭记,好文共赏读,快来看看大法官们都推荐了哪些书吧!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习近平著


推荐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治国理政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集中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国法院广大干警务必全面系统地学深学透,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促进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周强

《之江新语》 习近平著


推荐语:《之江新语》辑录了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期间自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的232篇短论。这些短论立意高远、思想深刻、语言隽永,鲜明提出了推进浙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正确主张,及时回答了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蕴含着丰富的为官做人处事的道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光辉篇章。阅读该书,对于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更好把握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 沈德咏

《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推荐语:该书内容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讲话、报告等多篇重要文献,部分内容是首次公开发表。全书共有8个专题193段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是党员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系统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的权威教材,是深刻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的重要辅助材料。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江必新

《苦难辉煌》 金一南著


推荐语:该书联系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共产国际活动以及日本军国主义兴起等国际背景,从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力量、政治事件、政治人物入手,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恢弘壮阔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全景式的揭示和剖析,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建立红色政权、率领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伟大壮举,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正义、艰辛和伟大。对于加深我们对中国革命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进一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具有积极意义。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李少平

《我们的中国》 李零著


推荐语:什么是中国?中国是虚构的想象共同体吗?北京大学李零教授竭四十年之力完成的著作《我们的中国》,对此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全书分为四册:茫茫禹迹、周行天下、大地文章、思想地图。作者遍访中国上古以来重要的城址、战场、祭祀遗迹,从禹贡九州,到周秦统一,从孔子、秦皇、汉武巡行天下,到山水形胜、岳镇海渎,看山水、寻古今、记人文,从历史、地理和文化三个维度刻画了“大一统”的中国。阅读此书或许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既熟悉又陌生的中国。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南英

《长征》 王树增著


推荐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王树增的《长征》是第一部用纪实方式全方位再现长征历程的文学作品。长征的红军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他们百折不挠、前仆后继,至死不渝地一往无前,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奇迹。读《长征》,追足迹,品故事,在红军将士身上感受理想的光芒、信仰的力量,我们会经受精神的洗礼。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辗转万里的军事远征,也是人类文明史绝无仅有的传播理想诠释信念的精神史诗。革命战争年代已渐行渐远,但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脚步仍在路上。英烈不朽!精神永存!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姜伟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


推荐语:本书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是迄今为止国内出版的,撰写党的历史时间跨度最长、内容最为系统完整的党史著作。该书主题鲜明、逻辑严谨,叙议结合、文字洗练,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这本书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进程,展现了近现代中国艰苦卓绝的发展过程,凝聚了中华民族面对“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昂首自强的奋斗历程。读读党的历史,是为了把握现在、开创未来。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我们要牢记历史,鉴往知来,从历史经验中汲取营养、领悟智慧,从精神传承中坚定信念、激发动力,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张述元

《正义的慈悲》

【美】布莱恩·史蒂文森著,于宵译


推荐语:《正义的慈悲》是一本蕴含伟大力量和勇气的书,是一本司法启示录,不仅通俗可读,而且连续三年被评为美国最畅销的法律图书。本书讲述了一个无辜者如何被诬入狱,又如何艰难获救的故事,布莱恩·史蒂文森充满同情地描绘了被诬者所面临的苦境,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刑事误判是对人类文明底线的挑战,具有非常严重的危害,其不可避免,却可有效加以防范,更应得到依法纠正。本书所蕴含的“正义不仅存在于冰冷的法律,更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仁慈与悲悯”的理念,对于每个法官都具有重要的启迪。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陶凯元

《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著


推荐语:冯友兰先生所著《中国哲学史》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系列哲学原典的代表性观点进行了体系化的选录,并运用辩证法作了历史的比较和点评,奠定了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基本框架,是概要了解中国传统思想不可逾越的著作。在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下,精读此书,汲取其思想精华,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哲学的基本观点、思维方法和发展脉络,从中国思想文化的根上把握中华文化不同于西方的精神气魄、独特语言和突出优势,从而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文化基因和思想渊源,更加准确地把握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激发和培养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徐家新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瞿同祖著


推荐语:本书依据大量个案和判例,分析了中国古代法律在社会上的实施情况及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揭示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特征。应当说,法律扎根于社会,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土壤也蕴育了不同的法律文化。摘下西化的眼镜,从中国社会的家族本质出发重新审视中国古代法律,却会发现其不失为维护中国社会家族、阶级秩序的良好工具,是中国独特的社会土壤中蕴育出的独特果实,断不能以西方社会的标准加以衡量。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委员 孙华璞

《追问》 丁捷著


推荐语:《追问》是由作家丁捷著、二月河作序推荐、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年4月第一次出版的反腐纪实文学。《追问》的作者丁捷花了足足两年时间,从中央纪委和省纪委公开的几百例典型违纪违法案件中寻找创作灵感,并与一些落马官员进行了面对面交谈,最终将收集到的素材进行文学加工创作而成8个典型案例故事。主人公的斑斓故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其结局令人五味杂陈、反省至深。“为什么有的人被彻底打垮时,才会追问自己内心的真实?为什么有的人被彻底打垮后,依然无法追问到自己的内心真实?”《追问》是一部令人震颤的当代“罪与罚”,更是一部哲思蕴含于理性追问之中的“醒世恒言”。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最高人民法院纪检组组长 刘海泉

《周恩来传(1898-194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金冲及主编


推荐语:这是一个伟大革命家的光辉历程。在这个历程中,一个肩负时代历史使命的勇士和忍者,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勇敢向前,面无惧色;面对失败与挫折,他勇担责任,不遮不掩;面对民族危难,他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与昔日的敌人“相逢一笑泯恩仇”,捐弃前嫌,共赴国难;面对党内同志的误会与责难,他以大局为重,相忍为党。在他的词典里,只有国家、民族、党的利益和同志的困难,唯独没他自己!这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同志!正是由于他们这一大批伟大的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一个伟大的新中国出现在世界东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启了它的征程!当我们今天在这个征程上高歌猛进时,不要忘却了这个伟大的名字:周恩来!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 杜万华

《挑战不可能:李昌钰的鉴识人生》

【美】李昌钰著


推荐语:这是一本“华人神探”李昌钰博士的传记。李博士一生从事刑侦鉴识工作,曾参与侦查8000多件案件,包括辛普森杀妻案、肯尼迪总统遇刺案等名案。他严谨细致,洞察力惊人,被称为“当代福尔摩斯”;他寻求真理,坚持公正,一切让证据说话,在业界享有崇高声誉。本书收录了很多李博士曾经处理过的重大案件,重现离奇的犯罪现场,解密性案件背后的故事,既具有专业性,又具有可读性,能让人在轻松的阅读中分享李博士成功精彩的人生轨迹和至诚信义的博大情怀。“此书有毒,一拿起就放不下”,诚哉斯言!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 胡云腾

《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谢春涛主编


推荐语:本书围绕广大党员群众关心的13个重大党史问题,以大量的数据、确切的史实,全景描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更以真实的感悟和缜密的思考准确解读了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为读者打开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13个谜底,给人以深刻的历史启示。作为人民法官,通读本书,我们会更加真切地感受民族复兴背后伟大的力量,认清正确政治方向,更加自觉地坚持“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秉持对人民群众和人民司法事业深厚的热爱,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 刘贵祥

来源:人民法院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