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在蚌埠市淮上区曹郢村的赤松茸种植基地,一座座大棚整齐排列,记者掀开棚帘,只见厚厚的秸秆基质上,一个个赤松茸探出“头”来,褐色菌盖圆润饱满,白色菌柄挺拔有力。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活儿轻松,离家又近,一个月能挣2000多块呢!”村民张亚飞一边分拣赤松茸,一边与记者聊着。赤松茸被誉为“菌中之王”,市场前景广阔,成为一些地方带动农民增收、促进乡村发展的“金钥匙”。

在曹郢村,农民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每年产生大量农作物秸秆。“2023年开始,我们利用秸秆作为培养基质,试种赤松茸,鲜菇亩产可达2000余公斤,亩均收益约3万元。采收后的菌渣还可加工成有机肥,用于改良土壤。”村党总支书记王宗明告诉记者,试种成功后,为推动赤松茸产业规模化发展,村里趁热打铁整合50亩土地,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进行推广,并邀请农业专家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为村民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

新鲜赤松茸保质期短,为了减少变质损耗,曹郢村配套建设烘干车间、储存厂房、冷库等设施,同时在电商平台开设店铺,让赤松茸搭上电商快车。去年,赤松茸种植为曹郢村集体增收80多万元,帮助本村及周边村庄近500名闲置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

“预计今年新增近40亩林下种植赤松茸,下一步将尝试套种其他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王宗明说,村里还计划与相关深加工企业合作开发酱料等系列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让更多群众共享产业发展成果。(孙言梅 高迪 蒋义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