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2025天府融媒大讲堂在成都举行。

  技术赋能变革,共话媒体未来。4月22日,2025天府融媒大讲堂在成都举行,活动以“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之技术赋能”为主题,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指导,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新传媒集团、中国广电四川公司主办,天府融媒(四川)科技有限公司、《新闻界》联合承办。
  天府融媒大讲堂邀请了300多名传媒界人士齐聚一堂,通过主旨演讲、专家授课、课题发布等,围绕主流媒体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变革等话题,就如何通过创新性的融合策略和实践经验,推动天府融媒联合体的持续发展,持续深化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创新路径做探讨。
  大讲堂上,还发布了《天府融媒联合体2024年发展报告》,报告全面复盘了过去一年天府融媒联合体的发展成果与挑战,为媒体融合在省域范围内的模式创新提供可供参照的实践样本。《天府融媒2025年度研究课题》也在当天揭晓,为四川省域媒体融合行业研究明确方向。

大咖云集
共话变革前沿理论与实践


  活动现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周勇,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志安,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曾祥敏做主题分享。
  三位专家分别从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背后的范式转换、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实施路径、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生态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分享。“技术浪潮下,主流媒体服务模式从单纯信息输出到以信息为工具赋能多元场景发生深刻转变。”现场,周勇为媒体机构转型提供理论指引参考。
  张志安则从组织变革、生产传播、平台建设、技术采纳等四条实施路径,为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指南。
  曾祥敏指出,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不能孤立进行,需构建共建共享的生态体系,引发听众对媒体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入思考。

权威发布
天府融媒联合体2024发展如何?


  近年来,四川已经开始探索“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路径。活动中,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朱天发布了由四川大学传媒研究中心编制的《天府融媒联合体2024年发展报告》。
  2023年7月,按照“共建、共融、共享”原则,四川省由宣传管理部门牵头领导、省内主要新闻传播机构发起、联合21个市(州)市级媒体、185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共同组建了“天府融媒联合体”。该联合体是涵盖省、市、县三级逾200家传媒单位的传播“航母”,意在通过省域内的宏观政策设计、总体架构规划、优势资源支持、整体动能激发等措施,引领全省各级媒体在媒体融合与主流舆论引导生态建设中,变“单兵突进”为“集群作战”,变“各自突围”为“抱团发展”。
  报告通过联合体在技术引领融合发展、打造省域传播体系、重构融媒传播生态等结构性创新建设方面,全面复盘了过去一年天府融媒联合体的发展成果与挑战。
  该报告显示,2024年,天府融媒联合体成员单位在机制创新、内容传播、用户覆盖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展现出区域性媒体融合的蓬勃活力,印证了“技术赋能+机制创新”发展路径的有效性。
  朱天表示,经过历时近一年半的创新实践,天府融媒联合体以三大赋能融通全域,以结构创新重塑格局,以共建、共融、共享的发展目标,取得了省域传播体系系统化建设的显著成效,积累了融媒传播生态创新的宝贵经验,不仅彰显出四川深化媒体融合转型的鲜明特色,更为全国其他省域融媒发展变革提供了典型参照。
  值得关注的是,天府融媒联合体已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广电集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等国内头部媒体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交流机制,既吸收全国先进经验,又输出自主研发的技术平台、智能系统等创新成果。这种双向赋能的发展模式,正在推动“四川经验”从区域性探索升级为全国性示范。
  当天,格桑花藏地语料库建设正式启动,将通过数据清洗、知识提取等智能处理,形成藏语核心语料及细分领域知识库。
  同时,《天府融媒2025年度研究课题》也在现场发布,为四川省域媒体融合行业研究明确了方向。

线上直播
课程面向超万名从业人员


  为打破地域限制,本次大讲堂创新采用“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模式,将专家授课通过“天融菁才”线上培训平台向全省各级融媒体中心超万名从业人员同步直播。实现了课程内容广泛覆盖与高效传播的同时,为多层级、全业务场景的融媒人才提供与行业专家思维碰撞的机会,有助于了解融媒行业前沿理论与发展方向,助力地方媒体融合发展。
  据了解,此次活动特设三场智库交流座谈,为技术赋能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出谋划策。40位行业专家、市级融媒体中心代表围绕“全媒体时代下的媒体生态重构”“主流媒体系统化变革与天府融媒联合体的区域性施策”“技术创新驱动市级媒体融合发展”做分组讨论,展开对话交流,分享新成果、新经验、新路径,共商融合、共谋发展。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杨涛 摄影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