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锦
“凉”字,第一次出现于秦朝,原意为淡薄,后来意思引申为寒冷等,同时也可以用于姓氏。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历史上以“凉”字为国号的都有哪些封建政权。
一、前凉
前凉的奠基者是张轨,尽管这个“政权”被称为前凉,但是前凉在西晋灭亡后,始终向偏安于江南的东晋的政权称臣,始终没有自立为皇帝。
前凉的实际建立者是张寔(笔者按:读音通“使”),西晋灭亡后,张寔自称为凉王,前凉正式建立。前凉首都在今天的甘肃省武威市,在当时被称作姑臧城。
前凉政权是十六国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政权,自公元301年起至公元376年止,前后共经历76年。同时前凉也是诸多以“凉”为国号的政权中,唯二的汉族政权。
张氏家族在统治前凉时,始终以汉文化为政权的主体文化,大力推广儒家学说,积极接纳逃避战乱而前往前凉的难民,不断发展地域经济文化。前凉鼎盛时期的疆域东起甘肃、宁夏,西至新疆,南达青海,北抵草原一带。
公元376年,前秦君主苻坚派大将苟苌攻破姑臧,前凉末代君主张天锡投降,前凉正式灭亡。
二、后凉
后凉的建立者是前秦将领吕光,他和前秦的君主们一样,都是氐族人。吕光曾经跟随前秦一代雄主苻坚南征北战多年。公元385年,吕光趁前秦政权崩溃之际占据凉州之地。次年苻坚去世后,吕光正式自称凉州牧、酒泉公,逐步开始脱离前秦政权的控制。
后凉的首都也在姑臧城,其疆域基本继承了前凉的疆域。但是吕光统治下的黎民百姓苦不堪言,他统治残暴,在位期间民变频频发生,统治岌岌可危,后凉政权难以维持,内乱不断,最终向后秦政权投降。
后凉曾短暂统治过西域诸国。后凉自公元386年建立,自公元403年灭亡,共历17年。
三、南凉
南凉的建立者是鲜卑族的秃发乌孤,南凉的首都在乐都,也就是今天的青海省乐都。南凉的主体民族以河西地区的鲜卑族为主,同时非常注重汉族文化和农耕文化的推广发展。
南凉曾经一度迁都到姑臧,但是并未能建立起稳固的统治。其疆域以河西走廊为主,最鼎盛时包括甘肃省的西部,青海省的东北部,以及宁夏的部分地区。公元414年,南凉最终被西秦所灭。
南凉自公元397年起至公元414年止,共历17年。
四、西凉
西凉的建立者是汉族人李暠(笔者按:读音通“薅”),他自称是李广的后裔,后世唐朝的建立者李渊也自称是李暠的后裔,至于其中的真假,也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了。
西凉最初的首都在敦煌,后来迁到了酒泉。西凉政权一直尊崇东晋政权为正朔,大力兴办儒学,修建水利,但是西凉的军事实力较为薄弱,最后被北凉沮渠蒙逊所灭。
西凉自公元400年起至公元421年止,共历21年。
五、北凉
北凉的建立者是匈奴族的沮渠蒙逊,他原先是段业的部将。北凉的首都原先在张掖,后来迁到姑臧。尽管沮渠蒙逊是匈奴人,但是在他统治期间,他依然大力兴办儒学,推崇汉族文化,将西凉灭亡后,统一了整个河西走廊。最终北凉亡于新兴的北魏政权。
北凉自公元397年起至公元439年止,共历4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