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百年祠堂飘出书卷香,农家书屋响起方言朗读声,孩子们争相用游戏积分兑换书籍……保山市隆阳区河图街道正以一场“全民阅读”热潮,打破“乡村缺文化”的刻板印象,让书香浸润田野,让阅读成为新时尚。
青砖黛瓦间,近2000册图书静静陈列。河图街道董官社区将闲置的百年祠堂改造成稻香书院,让历史建筑与现代阅读碰撞出火花。这里四季“音阅”相伴,村民们在古朴院落中捧书细读,阡陌之间,文化种子悄然生根发芽。
“我要一本《三字经》!”“我有5个章啦,我要换两本书!”
在全民阅读活动中,学校里的孩子们热情格外高涨。校园里,书声琅琅不仅仅只在晨曦,而是贯穿每一天。考虑到河图街道“一老一小”的家庭教育现状,学校开设了课外读书班兴趣小组,每天下午最后20分钟都是同学们一天阅读的暮省时刻,大家相互交流阅读的心得,分享各自的书籍,不经意间传递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打造了属于孩子们的“20分钟书香圈”。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多半都出去打工了,就剩我们这些老同志咯。”金竹林社区70岁的王祖培打趣地说道。有的老年人视力不好,有的甚至不识字,但是闲暇时光也想读读书,于是,农家书屋飘出了老味道——由德高望重的老同志、老干部带头读,再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讲,一个个农家书屋里的“方言读书角”应运而生。
不识字?没关系!在这里耳朵也能“读”书,农家书屋因此成了老年人们的文化驿站。
“比目是双鱼,犹如左兄右弟,任他波翻浪叠,总有同心归汉;山泉分冷暖,恰似冰心热血,虽然派别支流,到底一样朝宗。”
在大官庙社区的老戏台前,村里的付有刚正在讲述着属于他的童年记忆。此刻无须书籍,在这些“乡村朗读者”的心中早已有一本历史的大书,只待听客细细品味。据悉,全民阅读带头人、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教授也亲临现场,聆听这堂特殊的“乡土历史课”。
今年4月,聂震宁教授为河图街道授予“云岭领读者·青少年阅读基地”牌匾,标志着乡村阅读教育迈上新台阶。从祠堂书院到校园“书香圈”,从方言朗读到戏台故事会,河图街道正以创新方式,让“耕读传家”的古老智慧焕发新生,书写乡村振兴的文化新篇章。
风过稻田,书声如浪。当《乡土中国》的哲思浸润着春耕秋收,当《红星照耀中国》的信仰滋养着这片热土,河图——这片承载着千年农耕文明的土地,正在书香晕染中生长出新的年轮。全民阅读不是城市的专属风景,在广袤的乡野,同样可以书写“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时代新篇。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胡东湦 魏茜妹 摄影报道
一审 孙琴霞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何丹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