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终相信:书籍是照亮乡村的明灯,而阅读,是通向诗和远方的桥梁。”4月23日,在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乡村阅读“故事会”上,浙江外国语学院研究员、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溪口村公益书屋负责人金旸,以《“种”下诗和远方》为题,向全国分享浙江以文化特派员制度赋能乡村阅读、激活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


△金旸在活动现场分享自己的故事。

多年来,金旸怀揣着对乡村的热爱和对文化传播的执着,在百丈镇溪口村书写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大会现场,金旸在发言中回忆了“鑫藏修”公益书屋的成长历程。从一位乡村女孩扒着门缝问“书能随便看吗”,到如今拥有2.3万册藏书、68个座位的“知识加油站”“鑫藏修”公益书屋已成为余杭乡村文化振兴的缩影。作为浙江省首批文化特派员,金旸每周六与村民相约书屋,创作《从百丈溪口说起》等乡土故事,研发竹编、杜鹃花主题文创产品,让书香浸润田间地头。

“鑫藏修”公益书屋不仅成为村民的“知识加油站”,更成为浙江乡村文化振兴的缩影。文化底蕴是实现乡村精神和文化共富的关键基础,浙江乡村凭借独特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不断挖掘特色各异的乡村阅读推广主题,形成了乡村阅读百花齐放的画面,也让阅读成为了乡村发展道路上的明灯。

以“鑫藏修”书屋所在的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为例,结合当地宋韵文化、大运河苕溪文化遗迹,打造了宋韵文化传承体验基地。游客在这里穿汉服、点茶、逛集市,体验“回家”的温暖;村民的土特产通过文化赋能成为网红商品,文化与经济的双向奔赴就这样产生了。

去年,浙江省启动文化特派员计划,自2018年就扎根乡村开展人文阅读推广的金旸,顺理成章地成为余杭区首批12位文化特派员之一。有了新身份,金旸思考着如何为乡村带来更多改变。看着书屋里村民们创作的打油诗,她萌生了一个想法:“村民们是最佳的乡村宣讲员,我们可以用诗歌来宣传乡村特色。”每周六,金旸都会与村民们相约“鑫藏修”,为乡村引入优质阅读资源的同时,她还创作并宣讲了《从百丈溪口说起》等故事,围绕“竹”“杜鹃花”等地方特色主题研发文化产品,让浓浓书香飘洒在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

金旸不仅自己致力于阅读和诗歌推广,还经常邀请朋友圈的大咖们助力乡村文化建设。她联合浙江外国语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组建全民阅读推广志愿者团队,邀请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黄亚洲,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沈石溪,奥运冠军江钰源等作家、名人走进乡村,开展“大咖面对面”等活动1000余场。

近年来,浙江省大力推进书香浙江建设,把乡村阅读摆上重要位置,截至2024年底,浙江已建成1.8万余家农家书屋,全省共举办各级各类阅读活动35万余场次(其中乡村书屋开展活动近16万场次),覆盖人群4500多万人次。农家书屋不仅是村民的“知识加油站”,更成为非遗传承、艺术乡建的重要阵地。从改变一群人到改变一个村,从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到提高群众文化素养,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正在温暖上演。

潇湘晨报记者周诗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