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长与蜕变。(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临沂市沂南县阳都实验学校教科室主任李增伟
初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我本以为只是一场窥探他人心灵治愈的旅程,然而,当我合上这本书,一句“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去尝试,哪怕做错了也没关系”,却如一道亮光,穿透书页,直直照进我作为教育者的内心深处,让我惊觉,书中蕴含的智慧对教育竟有着如此深刻的启迪。
书中,苍鹭医生在对蛤蟆先生的心理咨询过程中,始终秉持着一种包容、接纳的“允许”态度。这一态度,如同教育领域里的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了构建民主型教育关系的道路。
民主的教育关系,离不开三个重要支点。
首先是安全边界的设定。安全边界涵盖物理与心理两个层面。物理边界,如实验室操作规范、国家法律法规,明确且强硬,是绝对不可逾越的红线,其目的在于杜绝如人身伤害、法律制裁这类不可逆的风险。与之不同,心理边界则相对模糊,它基于个体或群体在权利、责任及互动方式上的认知差异而存在。在家庭中,我们可以通过“家庭会议议事规则”赋予孩子参与权;在学校,借助“班级管理协商机制”来规范师生之间的权责界限。心理边界需要在引导、反馈、再界定的循环中,逐步达成共识,形成行为准则。
其次是非暴力沟通话术的运用。采用“观察→感受→需求→请求”的模式,能让交流更加温和且有效。例如,当孩子试图进行危险实验时,我们可以这样表达:“我看到你想混合这些液体(观察),我感到很担心(感受),因为我们必须确保安全(需求),要不我们先查阅一下安全手册?(请求)”这种沟通方式,避免了直接的指责与命令,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最后是权威类型的转型。从传统的“专制型权威”转变为“专业型权威”势在必行。“专制型权威”以严苛的命令限制孩子的行为,长此以往,孩子的探索勇气与求知欲被消磨,做事前总是小心翼翼地观察大人脸色。而“专业型权威”,正如苍鹭医生一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孩子提供指导,同时以平等的姿态,通过提问、协商的方式与孩子合作,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如询问“你觉得可以怎么做?”
书中蛤蟆先生的每一次“错误”,都成为了他走向治愈的关键契机,这也为我们在教育中设计试错成长机制提供了思路。对于孩子在新情境下出现的合理失误,即探索性错误,我们可以运用“三明治反馈法”,先肯定他们勇于尝试的动力,再分析错误原因,最后鼓励他们再次尝试。若是重复出现的习惯性错误,则采用“错误日志追踪法”,帮助孩子培养元认知能力,反思自己的行为。
而对于超越现有水平的突破性错误,我们应启动“成长性复盘法”,关注孩子在认知层面的升级,而非仅仅着眼于结果的评判。在数学教育领域,华应龙老师的“容错教学理论”,即容错、融错、荣错,便是化错教育实践的生动案例,值得我们借鉴。
当蛤蟆先生最终学会“做自己”,这不仅是一次心理上的康复,更是个性化发展的胜利。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智力组合与发展方式。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尊重并守护孩子的个性化成长路径。现实中,许多家长常常将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强加给孩子,就像蛤蟆父亲对他的影响一样,这无疑是对孩子个性发展的阻碍。我们要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权利以自己的方式发掘大脑资源,实现自我价值。
在评价体系方面,苍鹭医生从不评判蛤蟆先生的“对错”,这让我们反思传统评价的弊端。传统评价语言往往充满埋怨,如“你怎么又做错了?”或者是强制性的“就按照标准答案来!”这种评价方式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与之相反,成长型评价则充满鼓励与引导,比如“这个新思路很有价值,如果再按照另外一种思路调整一下会怎样?”或者“你验证猜想的方法很有创意。”成长型评价关注孩子的努力与进步,能够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并非塑造千篇一律的完美作品,而是如同苍鹭医生对待蛤蟆先生一样,为孩子提供安全的成长土壤,允许他们以独特的方式生长,将每一次挫折都转化为成长的阶梯。
当我们以这样的视角看待教育,无论是教室还是家庭,都能成为孩子自由成长的实验室。在这里,每个孩子都能像蛤蟆先生一样,突破束缚,最终唱响属于自己的生命之歌。这,无疑是这本书馈赠给教育者最珍贵的礼物。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