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时代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如何贯通大中学段实现人才培养的无缝衔接?4月21日,“双高协同 共育未来”名校湖南行 ·湖南省2025年高校高中协同育人交流对接活动在长沙举行。这场由湖南省教育厅主办,湖南省教育考试院、湖南教育电视台联合承办的活动,已连续举办三届,成为贯通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重要平台。

本次活动吸引了全国130多所高水平大学招生部门负责人、湖南招生组负责人,来自湖南14个市州教育(体)局、考试院负责人及180多所湖南高中学校的负责人参会,共同探讨高校高中交流与合作,携手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2025年湖南高考人数达73.2万

“崇文重教、兴教一方”,湖南正以“建成教育强省”为目标,书写新时代办学兴教新篇章。

“我省普通高中教育呈现出‘三优’的特点:整体水平优,教师队伍优,生源质量优。”据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夏智伦介绍,全省共有普通高中759所,学生152万人,规模居全国第6位,其中省级示范性高中、特色高中等180余所,高中办学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同时,湖南通过实施“双名计划”“国培、省培计划”“教书育人楷模”项目,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2025年我省高考报名人数增加到73.2万,恳请各高校在2025年招生计划中给予湖南更多倾斜,并增加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的录取名额,让更多三湘优秀学子成就梦想。”夏智伦期待,全国高水平大学与湖南高中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积极探索新高考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建立“双高联合实验室”“创新人才贯通培养基地”等载体,推动课程共建、师资共培、资源共享,提升人才培养的协同力量。

生涯规划,为创新人才成长铺就“快车道”

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如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成为教育领域亟待破解的关键课题。

“没有一个孩子是废材,就看我们如何挖掘他的才能,给他适当的条件、适当的帮助,让他在社会上能够展现才华。”现场,福建福耀科技大学校长、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王树国多次提及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大疆创始人汪滔,他认为,这些年轻人凭着自信心、品德与事业心一路披荆斩棘。“这些是我特别喜欢的青年人的特质,我期待着湖南考生未来会有好的发展,前提是把握自己的命运,关键在自己而不在别人。”

当然,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高中阶段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黄月初表示,学校将生涯规划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探索未来职业方向。他认为,通过生涯规划教育,学生对未来的认知更加清晰,部分学生从高中就明确了目标院校和专业,这种坚定的特质对学生成长意义重大。

而在株洲市第二中学,学校充分利用社会的资源与本地的企业、医院等建立了39个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基地,定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活动,同时,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通过专家学者进校园,拓展学生的视野,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校长陈捍东认为,开放办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还促进了成绩提升。

不仅如此,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的三位学者,与长沙市实验中学、岳阳市第一中学、湘潭县一中的三位校长围绕“AI浪潮下高校高中教育的变与不变”还进行了圆桌访谈。

据了解,除举办本次“高校高中对接交流活动”,还举办了线上线下咨询活动。4月20日,116所高水平大学参与了“2025年全国在湘招生高水平大学专场咨询会”,为省内考生及家长提供了科学、规范、专业的一站式升学指导服务。(杨斯涵、刘镇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