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极边第一城”腾冲

有一处充满历史韵味与文化魅力的地方

——马站乡碗窑村

这里宛如一颗隐匿在岁月长河中的明珠

承载着数百年的制陶历史

是滇西独一无二的土陶产地

也是腾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小编就带你领略这古老技艺的独特魅力





碗窑村位于腾冲市马站乡三联社区,从明洪武年间起,大批内地官兵到腾冲屯垦落籍,先进的汉文化与传统手工艺随之传入,制陶技艺便是其中之一。碗窑村的孙、刘、蒋三大姓,原籍湖南长沙府湘阴县,始祖于明洪武和正统年间抵达腾冲,其陶器制作成为祖传工艺,世代相袭,且有传男不传女的说法。随着人口增长与制陶业发展,龙窑数量不断增加,各姓族人还商议按姓氏分类制作陶器,逐渐形成“孙家孙小瓯、蒋家蒋大瓮、刘家刘小坛、胡家胡土头”的格局,既发挥了各自专长,又避免了恶性竞争。这种独特的行业准则,历经数百年传承,铸就了碗窑村土陶产业的深厚底蕴。





走进碗窑村,仿佛踏入了一个土陶的世界,空气中都弥漫着泥土的芬芳。这里的土陶制作工坊星罗棋布,随便走进一家,都能看到匠人们专注制作土陶的身影。他们使用本地特有的火山灰土,这种土含微量元素土质细腻黏稠,是制陶的绝佳材料。拌泥、搓泥、发酵、捏制……一块块泥巴在匠人的手中逐渐有了形状,经过起底、制坯、套二底、封口等复杂工序,最终成为一件件精美的土陶制品。在工坊里,你不仅能观看制陶过程,还能与匠人交流,了解他们的制陶心得与故事。





来到碗窑村,怎能不亲自体验一把制作土陶的乐趣呢?在众多体验点中,孙氏土陶馆备受推荐(位于火山公园往北2公里处)。在这里,专业师傅会手把手教你制作土陶。从揉泥开始,感受泥土在手中的柔软与韧性,然后坐在旋转的机器前,尝试将泥巴塑造成你想要的形状。小花瓶、小酒杯、小碗……只要发挥你的想象力,一切皆有可能。制作完成后,晾干的土陶还可以进行彩绘、署名,之后师傅会帮忙烧制,你只需付点邮费,就能把这份独一无二的作品寄回家,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马站碗窑村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由凤仪寺主持常清师父修建的土陶墙。墙体装饰着的碎陶片,来自地基坡头孙氏族人于正统十四年至成化十六年间烧窑遗址,距今已有五百七十多年历史。这些陶片见证了碗窑土陶的兴衰变迁,也见证了陶艺人们的勤劳与智慧。站在这面墙前,轻轻触摸这些古老的陶片,仿佛能与历史对话,感受岁月的沉淀。别忘了在这里拍照打卡,留下属于你的“碗窑记忆”。



碗窑村的土陶产品种类繁多,多达数百种,涵盖了日常生活用品与工艺品。有朴实大方的碗、碟、钵、盅、杯,可用于日常饮食;有造型各异的坛、缸、罐、瓮,适合储存物品;还有香炉、花瓶、茶壶等,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此外,近年来艺人们还研制出了许多文创产品,如将土陶与茶艺、插花艺术、多肉种植相结合,创造出别具一格的作品,深受游客喜爱。无论是自用还是作为伴手礼送给亲朋好友,都非常合适。





碗窑村的土陶文化

是一场土与火的艺术盛宴

是历史与现代的交融碰撞

来到这里

你不仅能欣赏到精美的土陶制品

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土陶作品

还能品尝美食、体验乡村生活

快来腾冲碗窑村

探寻这古老技艺背后的魅力与故事

Tips

购买地点推荐:碗窑村、腾冲城及各景点专营店(和顺古镇、北海湿地、银杏村等地,都设有碗窑土陶的专营店。), 互联网平台等…

交通指南:从腾冲市区出发,可选择自驾,沿着指示牌行驶,大约40分钟就能抵达;也可坐火山专线公交车到火山公园,再打车到碗窑村;还可在市区乘坐前往马站乡的班车,到马站乡后再打车前往碗窑村。

周边景点推荐:火山公园、银杏村、小甸深闺里、龙川江漂流…

周边美食推荐:大坡头羊肉、响水沟蓝莓酸汤鸡火锅 、银杏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