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容 李健 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

古树作为有生命力的“绿色文物”,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记者从四川省屏山县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中心获悉,该中心完成保护区首份动态更新的古树(含古树后备资源)数字档案,为包括5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内的206份珍贵种质资源颁发了数字“身份证”。


航拍四川省屏山县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调查人员在四川省屏山县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中心开展古树“基因普查”。



调查人员在四川省屏山县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中心开展古树“基因普查”。

调查结果显示,巡护步道共记录古树(含古树后备资源)种质资源206份,其中核心保护对象(三级古树)185株,包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株,新确认中华木荷、扇叶槭、三叶山香圆3处特色古树群。同时,该中心采取“一树一策”保护方案,通过实施树干清腐、病虫害防治等科学复壮措施,古树存活率达100%。


调查人员在四川省屏山县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中心开展古树“基因普查”。



调查人员在四川省屏山县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中心开展古树“基因普查”。

(图片由四川省屏山县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中心提供)

注封面新闻视频号编辑 李扬责编 王萌审核 向雷

点亮♡,持续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