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地铁9号线二期工程
沈阳地铁6号线
又有新进展
地铁9号线二期工程
张官屯站-祝科南街站区间左线
顺利贯通
4月16日
9号线二期工程
张官屯站-祝科南街站区间左线
顺利贯通
成为9号线二期工程
首条贯通的盾构区间
张祝区间左线全长867.7米,从张官屯站起沿西南向东北方向敷设,区间线路整体呈“V”字型坡,最大坡度为23.6‰,主要穿越地层为砾砂和圆砾,地层含水量高、稳定性差,地表沉降控制难度大,管片上浮不易控制。为高质高效突进工程建设,沈阳地铁集团与中铁六局项目部以“双创”工作室为阵地,组织多次专题研讨,采用多项改造措施,优化工序、有效提升推进速度,仅9天便完成百环掘进,刷新了9号线建设记录。
针对多项施工难点,项目采取“一区一策”施工方案,同时实行“一查三巡”安全质量管理模式,建立闭环管理机制,严控质量与安全,确保全区间施工无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
施工中,张祝区间左线贯通不仅创下了单日掘进最高22环、同地层月掘进最高486环的成绩,更以用时54天超前完成超800米单区间的贯通,为9号线二期整体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地铁6号线族兴路站-下河湾站区间
右线盾构顺利始发
4月20日
随着盾构机刀盘缓缓转起向前推进
6号线一期工程
族兴路站至下河湾站区间
右线盾构顺利始发
族兴路站至下河湾站区间全长1713.5米,沿迎春北街向南敷设,纵断面呈“V”型布局,最大坡度达28‰,最小曲线半径仅450米。区间盾构需下穿车流密集的沈阳绕城高速,隧道顶部距高速路面最小净距仅16.9米。
中铁六局项目部采用三维地质建模预判风险,实时监测沉降数据,动态调整掘进压力、推进速度等参数,将地表沉降严格控制在5毫米以内。针对端头软弱地层,采用旋喷桩加固技术提升周边土体稳定性;联络通道施工应用“冻结法+矿山法”组合工艺,泵房则通过倒挂井壁法实现安全开挖,形成了多技术协同的立体防护体系。面对含水率超30%的砂层,项目部采用“膨润土+泡沫”双液注入系统,配合盾尾油脂定时定量密封、管片二次注浆抗浮技术,实现出土量误差±1%的高精度控制,同时配备停机防退应急装置,确保突发情况下隧道零渗漏。
东北首个地铁高架线路气象安全保障体系
在沈阳地铁3号线运行
日前,东北地区第一条服务地铁高架线路的气象安全保障体系在我市上线运行,代表了我市气象服务的新高度、新水平。
在沈阳地铁3号线余良站,列陈进展停靠后,司机按照操作规程走出驾驶室,进行站台立岗作业。与其他线路不同,3号线的地铁司机,还可以从一旁的气象显示屏上,获取为地铁量身打造的气象服务信息。通过该系统,能够实时将气象数据及预警信息推送至司机立岗处的显示屏以及控制中心,确保司机及控制中心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气象动态,及时调整行车组织方案,高效应对特殊天气,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地铁出行服务。
地铁3号线西段,是目前沈阳地铁运营线路中唯一的高架区间,与地下线路相比,列车在离地十几米的高架轨道上行驶,对轨道附近的风速、风向、温度、能见度等因素更加敏感,暴雪、大风、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对它的影响会更大。
来源:沈阳地铁、铁西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