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有位教授叫肖致平,他与毛主席私交颇深。肖致平组织了一个代表团前往延安访问,实际上,肖致平原名陈志平,他的女儿陈喆或许大家不太熟悉,但其笔名“琼瑶”却闻名遐迩,是著名的台湾作家。随团而来的,还有一位热血青年,他便是沈之岳。
想象一下,生活中若遇到一个各方面近乎完美的人,是不是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甚至心生警惕?沈之岳就是这样的存在。延安时期,无数热血青年奔赴这片革命圣地,沈之岳更是多才多艺。他车技娴熟,摄影也颇有造诣,还自学了俄语,英语也十分精通。而这些技能,都是戴笠亲自安排训练的成果,这让沈之岳成为戴笠手中极为锋利的“尖刀”。
很快,沈之岳进入了延安抗日大学,他的老师是张爱萍将军。渐渐地,他有了与毛主席接触的机会。有一次,主席烟瘾犯了,一摸口袋却空空如也,脸上露出些许失落。这时,沈之岳从容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包主席最爱抽的香烟,主席十分高兴,也递给他一支。可沈之岳点上烟后却显得有些不自然,不像常抽烟的人,原来他并不会抽烟。毛主席看出了异样,意识到这个人在研究、关注自己,心思太过深沉,而主席不喜欢心机太重的人,所以并未安排他在自己身边工作。
有一天,沈之岳在秘密地点收到一张纸条,是上司指派要与他接头。尽管所有接头地点信息都无误,但沈之岳思来想去,犹豫了一整晚,最终还是没敢去。当时延安保卫部门的负责人是周兴,他接连破获多起国民党特务大案,这让沈之岳心生忌惮。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周兴就抓获了与他接头的国民党特务。那特务没怎么用刑就招供了,不过他并不认识沈之岳,只知道来接头的是一个级别很高的特工,直接受命于戴笠,且三年前就已潜伏在延安,已接近领导层。周兴大为震惊,他深知抗大难免混入一些国民党特务。为尽快揪出这些“害群之马”,一次上课时,他让老师站在讲台上,突然指着后排一位同学吼道:“你看那个国民党派来的特务!”这一喊,一些同学脸色大变。混在学生中的工作人员把神色异常的人一一记下,等下课后再逐一排查。面对这种突发状况,沈之岳却面色如常,坦然自若,一时间被排除了嫌疑。
之后,沈之岳数次将我党重要文件和情报秘密传递到重庆。1939年,他被派到新四军协助张云逸工作。1941年1月5日,叶挺和项英率领的新四军北上至茂林时,遭到国民党顾祝同的包围袭击,叶挺被扣押,项英被叛徒暗杀,这就是著名的皖南事变。后世有学者认为,正是沈之岳泄露了重要情报,才导致新四军遭受重创,戴笠的相关资料似乎也佐证了这一观点。
1941年,沈之岳返回重庆。蒋介石单独召见了他,两年后,沈之岳升任军统东南站站长,兼忠义救国军淞沪指挥部政治部主任,正式从幕后走向台前。1949年3月,我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大批国民党狼狈逃往舟山。1949年底,我党优秀地下特工朱枫遭叛徒出卖后身份暴露,朱枫怀揣台湾地区战略防御等重要情报计划乘船前往上海,沈之岳得知消息后,下令务必逮捕朱枫。于是,他采用地毯式搜索,把舟山翻了个遍,在40多万居民中仔细排查,最后在一家医院的藏匿处,朱枫不幸被捕。
晚年时,沈之岳因肾病回大陆看病,受到了邓小平和杨尚昆姐姐的接待,被安排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正所谓“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1994年,沈之岳因病去世,当时担任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将军为他写下“智勇双全,治国有方。一事二主,两者无伤”的话语。就这样,沈之岳的真实身份留下了重重迷雾,他到底是军统卧底还是红色特工,至今仍是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