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老白第82篇原创笔记
前言
前几天读到一篇文章,主题是:
《人生最大的无奈,是在不懂事的年纪毁了自己,在懂事的年纪苦了自己。》
我觉得,中年以后不难发现,每个人的生活都有遗憾。有人因此步履维艰,也有人始终淡定自若。
那些活得通透的人,并非天赋异禀,而是懂得修心养性。
正如《人民日报》说的:
之所以幸福,是心态好;之所以快乐,是不计较;
之所以知足,是不攀比,之所以宽容,是有心胸。
01 心态如水,方能自渡
《荀子》有言: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朝名臣魏征,也曾在奏对时引用过这句话。
在我看来,这也是如今职场人的贴切写照:
如果幸福是一叶扁舟,唯有心态决定水面是惊涛骇浪还是平静如画。
我们常看到有人被批评后耿耿于怀,被指责后而情绪低落;
因为项目失败而焦虑不安;因为收入降低而一蹶不振。
归根结底,这些应对态度是人性本能,不分对错,只是很容易让人越陷越深。
所以,一定要明白:
工作是为生活服务,但工作绝不是生活的全部。
拿出登山时“小小X山,轻松拿捏”的气势,告诉自己:
小小挫折,不在话下;心如止水,不怕面对。
02 丢掉执念,身轻如燕
有人说,职场90%的烦恼,来自于“过度计较”。
这个比例,我无法求证,但我承认:
工作这么久,最累人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各种较劲。
前几年,单位效益好,每个月都会发点福利。
或是几盒牛奶,或是几袋水果,或是几筐鸡蛋,虽不值钱,但胜在心意。
福利到达后,会放在食堂,各自领取即可。
后来,有人在群里反映:去晚了空无一物,要求调监控看谁多拿了。
领导未置可否,从那之后,每次领取都要先签字画押。
再后来,又有人说,领取时间需要调整,不然每次都是剩下的,品相好的全被挑完了。
领导一言未发,但下个月开始,福利一去不复返。
而我也明白了一个职场真相:
过度计较就像手中的沙粒,握得越紧,流失越快。放下执念,反而能身轻如燕,飞跃整片沙漠。
03 不去攀比,自有花期
去年,我接触了心理学中的“穿针效应”:越急着穿针引线,手越容易发抖,反而事倍功半。
职场也一样,很多时候,越盲目和别人比职位、比收入、比人脉,越容易打乱节奏,得不偿失。
因为别人的剧本再精彩,也演不出你的人生。
曾听过一个故事:
国外著名喜剧演员查理卓别林,参加别人举办的“卓别林模仿大赛”。结果,他只获得了第三名。
无独有偶,国内有一个综艺节目,模仿者和歌手同台献唱分辨真假,歌手也经常被打败。
但这些,并不会影响他们的真正实力。
《增广贤文》也有言:
“他骑骏马我骑驴,比上不足下有余”。
这并非教我们躺平认命,而是要明白:
再娇艳的花朵,花期也只取决于时间,而非谁先谁后。职场上,和别人攀比没有意义,你只需要稳扎稳打,成为更好的自己。
04 心胸宽容,万事从容
《周易》有一句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以前我总认为,职场上不能原谅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以免给他们第二次机会。
后来发现,宽容不是示弱,而是用格局赢得人心。
战国时期,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凭借出色的智慧和勇气,既保全了赵国尊严,也守护了和氏璧。
回国后,蔺相如被封为上大夫,却也因此遭到名将廉颇不满,认为他仅凭口舌之功,不配位列自己之上。
蔺相如听说情况后,为避免冲突,守护大义,主动回避廉颇,每次出行都绕着走。
而廉颇得知蔺相如的初衷,深受感动,便有了著名的“负荆请罪。”
而这出“将相和”,正因为两人宽容的心胸,成为千古美谈。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修炼心胸的方法不难,无非9个字:
容人短、赏人长、记人好,足以让我们以从容的态度,包容生活中的一切琐碎。
写在最后
孔子曰: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愿我们都能在喧嚣中找到安宁;在竞争中守住方圆,在岁月中酿出醇香。
毕竟,职场只是人生旅程的其中一段。
活得通透,才能赢得痛快。
共勉~
感谢你读到这里,想必我的文字让你有所感触。
欢迎你点个关注,让老白有机会见证你的进步。